喜报:黄先海教授合作论文在《人民日报》理论版头条发表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黄先海教授和陈航宇助理研究员在《人民日报》2022年08月25日第11版联合发表了题为《新时代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科学指南》的文章,全文如下: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经济思想,中央宣传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编写了《习近平经济思想学习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全面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经济领域的原创性贡献,系统阐述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保证、根本立场、历史方位、指导原则、路径选择、鲜明主题、制度基础、战略举措、第一动力、主要着力点、重要法宝、重要保障和方法论等一系列重大理论与实践命题,是新时代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科学指南。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 习近平经济思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创造性提出一系列关于我国经济发展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对经济发展规律特别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规律的深刻洞见,为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作出了重要原创性贡献。 创造性提出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的重大理论观点,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经济和政治关系的理论。强调要发挥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善于从讲政治的高度做经济工作,坚持和完善党领导经济工作的体制机制,提高党领导经济工作的科学化、法治化水平和专业化能力,切实把党领导经济工作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创造性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社会主义经济本质的理论。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必须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创造性提出树立和坚持新发展理念,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经济发展原则的理论。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要把新发展理念作为一个整体贯彻到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从根本宗旨、问题导向、忧患意识把握新发展理念,做到崇尚创新、注重协调、倡导绿色、厚植开放、推进共享。 创造性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大论断,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经济发展阶段的理论。强调我国经济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要准确认识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立足新发展阶段推动高质量发展,为科学把握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历史方位提供了根本遵循。 创造性提出推进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思想,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市场经济的理论。强调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着力解决市场体系不完善、政府干预过多、监管不到位问题,积极稳妥从广度和深度上推进市场化改革,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创新监管方式、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创造性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方针,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生产和需要关系的理论。强调我国经济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是有效供给不足带来的结构性失衡问题,要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想办法、定政策,通过优化要素配置和调整生产结构来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实现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跃升。 创造性提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社会再生产的理论。强调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把构建新发展格局同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等有机衔接起来,全面塑造我国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 创造性提出推动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的重要思想,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世界经济的理论。强调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战略高度出发,深入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倡导平等、开放、合作、共享的全球经济治理观,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指引 习近平经济思想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在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和深入分析国内外发展大势的基础上形成新发展理念,科学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的问题,是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指引。 坚持创新发展,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我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取得明显成效,但仍存在原始创新能力不强、创新整体效能不高、科技创新资源整合不够、科技创新力量布局有待优化等问题。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进一步突出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坚持协调发展,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协调既是发展手段又是发展目标,同时还是评价发展的标准和尺度。我国发展不协调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突出表现在区域、城乡、经济和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等关系上。推动协调发展,要坚持发展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发展平衡和不平衡的统一、发展短板和潜力的统一,着力增强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 坚持绿色发展,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也积累了大量生态环境问题,广大人民群众热切期盼加快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确保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坚持开放发展,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当前的关键是提高对外开放的质量和发展的内外联动性。坚持开放发展,必须树立全球视野,全面谋划全方位对外开放大战略,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走向世界,坚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以扩大开放带动创新、推动改革、促进发展。 坚持共享发展,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改革发展搞得成功不成功,最终的判断标准是人民是不是共同享受到了改革发展成果。我国经济发展的“蛋糕”不断做大,但在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上还有不完善的地方。推动共享发展,要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共享的要求,坚持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渐进共享,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全面保障人民在各方面的合法权益。 推动新时代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经济思想为指导,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不断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开创新时代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既要加强国内大循环在双循环中的主导作用,又要重视以国际循环提升国内大循环效率和水平,促进经济循环畅通无阻。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对各类市场主体一视同仁,打造统一的要素和资源市场,进一步规范不当市场竞争和市场干预行为。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提升传统消费,鼓励发展消费新模式新业态。畅通经济循环中的堵点、断点,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促进各种生产要素的组合在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有机衔接,实现经济在高水平上的动态平衡。 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既要发挥市场经济的长处,又要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实现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加快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扩大要素市场化配置范围,健全以公平为核心原则的产权保护制度,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强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逆周期调节作用,为各类主体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依法规范和引导资本健康发展,为资本设置“红绿灯”,全面提升资本治理效能,促进各类资本良性发展、共同发展。 加快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吸引和集聚国际优质资源,支持企业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坚持高质量引进来,健全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健全外商投资国家安全审查等制度,建立健全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实现高水平走出去,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创新对外投资方式,健全促进和保障境外投资的法律、政策和服务体系。全面提升对外开放平台能级,加快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完善自由贸易试验区布局,推进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与自由贸易试验区网络融合发展。 (作者分别为浙江大学副校长、浙江大学区域协调发展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黄先海受邀参加嘉兴市政府双周读书会,并发表主题演讲
2022年8月,嘉兴市市长李军主持召开市政府双周读书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论述精神,专题学习打造长三角城市群重要中心城市相关知识。8月中旬读书会上,浙江大学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黄先海教授以“打造长三角城市群重要中心城市的思考”为主题进行演讲,强调打造“长三角城市群重要中心城市”对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关键作用。 同时,会议指出,要学深悟透总书记关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论述精神。特别是总书记对嘉兴接轨上海、融入长三角寄予厚望,要求嘉兴成为接轨上海“桥头堡”、承接上海辐射“门户”,为推动长三角的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作出应有贡献。要对标对表国家战略的重大部署,准确把握国家战略的实践要求,不折不扣把战略要求部署落实到位。要锚定省第十五次党代会赋予嘉兴的新定位,奋力打造长三角城市群重要中心城市。
中心常务副主任叶建亮教授接受浙江卫视专访
叶全省上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统计指标陆续发布,其中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6.6%,表现抢眼。高新技术产业投资为何逆势增长?我省上半年科技创新与产业转型升级呈现出怎样的态势?中心常务副主任叶建亮教授8月8日接受浙江卫视《今日评说》栏目专访,对此进行了点评和解读。 叶建亮教授认为,我省高技术产业投资上半年逆势增长的原因,概括起来就是“市场有需求、平台有支撑、政策有导向”。 从市场需求来看,随着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的发展,近年来高新技术产业市场需求不断增强,促进了高新技术企业投资和企业科技创新投入意愿走强。比如今年上半年工业投资、制造业投资和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速三张排行榜上都位列榜首的衢州,做深做透一块电池的文章,凭借着在正极和电解液部分产业链环节中的优势,通过精准招商,不断延链补链强链,聚齐正极、负极、电解液、隔膜四大组成部分形成产业链闭环。在全球能源危机和能源结构转型大背景下,借力新能源汽车终端需求的强劲成长态势,在动力锂电池细分领域实现了弯道超车,集聚了一批领先企业,落地了一批具有行业引领性的项目投资。 除了高新技术产业市场需求拉动之外,近年来,浙江省在高新技术产业平台建设上,“早谋划、高标准、大投入”,建设成效斐然,有力地支撑了高新技术产业项目落地和成长。今年,我省启动建设首批6个省技术创新中心。作为浙江技术创新中心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6大创新中心瞄准前沿技术制高点,为打造三大科创高地提供支撑。这些首批6家省技术创新中心瞄准集成电路、智能汽车、智能操作系统等6大领域,采用新型科研体制,加快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一方面,这些创新中心通过不断地技术迭代,把最新研发成果,输送到生态合作伙伴中,不断把产业链上的企业生产技术水平推向前沿,持续构筑产业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这些创新中心本身也在招聘国内外的高端的人才,这支队伍已经初具规模,并开始陆续产出新的研发成果。这些成果也会不断会催生一些新的产业项目落地。 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下一步,我省将聚焦三大科创高地,在云计算与未来网络、微电子与光电子、新药创制与高端医疗器械、双碳与环保技术等15大战略领域,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行动,着力推进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在这个过程中,将会激发更多的社会投资在相关领域的集聚。 在创新和高技术产业发展政策上,浙江省坚持创新强省战略,立足创新链和产业链融合,从企业创新和产业发展实际需求出发着力,精准施策。最近,省科技厅出台了20条加强科技创新助力经济稳进提质政策措施,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对R&D占营业收入比重3%以上,而且研发投入年增长20%以上的企业,按上年度研发费用的一定比例,给予财政奖励;扩大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受惠面,帮助企业充分享受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从75%提高到100%的政策。下一步,我省将继续深入实施科技企业“双倍增”和科技小巨人企业培育计划,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支持龙头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可以预见,高新技术产业投资的空间将会持续增大,政策效应也会持续放大。建亮:浙江上半年高新技术产业投资为何逆势增全省上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统计指标陆续发布,其中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6.6%,表现抢眼。高新技术产业投资为何逆势增长?我省上半年科技创新与产业转型升级呈现出怎样的态势?中心常务副主任叶建亮教授8月8日接受浙江卫视《今日评说》栏目专访,对此进行
嘉兴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王权伟一行到访浙大长三角中心
2022年8月7日上午,嘉兴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王权伟、嘉兴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沈卫东、嘉兴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战略规划处处长何峰、嘉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调研处副处长张建宗、嘉兴市发展规划研究院副院长傅祺一行到访浙江大学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研究中心,与中心主任黄先海教授进行了座谈交流。中心常务副主任叶建亮教授、浙大嘉兴研究院院长助理奚奇辉座谈时在座。王权伟秘书长简要介绍了嘉兴市十四五规划的基本思路和主要任务,以及近期省十五次党代会提出嘉兴市打造长三角城市群重要中心城市的战略定位。指出嘉兴作为接轨上海“桥头堡”,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责任十分重大。沈卫东副主任表示,嘉兴政府组建嘉兴市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办公室,统筹协调推进全面接轨上海示范区建设和长三角区域交流与合作,同时搭建校地合作桥梁。中心主任黄先海教授对嘉兴市发改委一行领导的到访表示欢迎,并指出从四个层面打造嘉兴成为长三角城市群重要中心城市,第一是嘉兴是长三角空间地理中心城市,空间地理上的优势,使得嘉兴成为交通四通八达的枢纽城市;二是打造长三角未来产业中心城市,以嘉善“智慧绿洲“项目为例,“智慧绿洲”致力于建设五大实验室,主攻未来食品产业,打造嘉兴未来产业中心,;三是打造长三角一体化合作网的中心城市,构建长三角地区城市合作网络,提高城市显示度;四是打造长三角一体化共同富裕示范区中心城市,嘉兴市紧紧围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典范城市总目标,已在医疗、教育等诸多方面取得成效。最后,黄先海教授对嘉兴市政府部门各位领导的到访再次表示感谢,希望嘉兴市政府、浙江大学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研究中心、浙江大学嘉兴研究院三方建立深度合作,共同努力打造长三角城市群重要中心城市。
浙江省教育技术中心一行来访调研
2022年8月3日,浙江省教育技术中心展研究部主任童兆平一行到到访浙江大学嘉兴研究院,并与中心常务副主任、浙大嘉兴研究院区域发展战略研究室主任叶建亮教授进行了工作交流。首先,浙江大学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研究中心团队陪同浙江省教育技术中心一行参观了嘉兴研究院展示中心,向其介绍了研究院各中心及区域发展战略研究室的组织架构、科研创新、成果转化等方面的情况。随后,双方进行座谈交流。嘉兴研究院办公室主任田江磊从人才招引、平台建设、成果转化等方面介绍了研究院的整体运行情况。中心常务副主任叶建亮教授介绍了浙大长三角中心的业务板块、长三角大学联盟的基本情况以及区域发展研究室主要发展方向,并指出双方在“校地教育资源对接整合”、“未来乡村教育信息化建设”、“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融合”等方面有着广阔的合作空间。童兆平主任高度肯定了浙江大学的科研实力以及研究院取得的建设成就,并表示可以围绕“长三角教育数字化改革政策研究”、“教育数字化转型实施建议”等方面进行广泛的合作,发挥各自优势,聚力共赢。本次调研座谈交流开展顺利,为双方进一步深入合作、联动共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中心与绍兴市发改委洽谈深度合作
近年来,绍兴市政府针对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全省“四大建设”方面出台系列重大举措,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2020年7月8日,浙江大学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宋学印率队前往绍兴市发改委调研,与绍兴市发改委副主任孙梁洽谈合作,研究对绍兴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和浙江“四大建设”进程进行全面回顾、复盘和评估。浙大长三角中心特聘研究员、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陈晓华教授,杨君副教授,浙江大学经济学院王毅博士,绍兴市发改委规划处处长章建涛,绍兴市发展规划研究院副院长戚斌一同参加本次洽谈。孙主任表示,近三年,绍兴致力于推进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致力于在杭甬双城、“四大建设”战略发挥更大担当。本次评估报告中要进一步深入挖掘绍兴在服务长三角一体化过程中取得的机制性、复制性、标志性成果,分析存在的结构性、体制性难点、问题。同时指出评估报告需深入研究数字长三角、长三角人才合作、文化长三角等方面的内容。针对孙主任提出的几点内容,宋副主任表示新阶段长三角一体化在南翼方向取得新突破,绍兴具有枢纽型地缘、生态、文化、产业、城市节点等综合优势。本课题将深入挖掘绍兴发展的着力点以及突破点;在课题研究实施过程中,邀请孙主任到浙大进行调研活动,与理论界、智库界等进行相关的交流,听取专家们的意见、建议。最后宋副主任对绍兴发改委信任和支持,表示衷心感谢。
黄先海教授受邀参加金砖国家可持续发展高层论坛
金砖国家可持续发展高层论坛6月29日在福州以“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举行。作为金砖专业领域重要活动,此次论坛以“塑造金砖国家价值链未来”为主题,进一步凝聚金砖国家共识,汇聚合力,推动实现更加绿色、健康、安全、可持续的全球发展。论坛现场,来自金砖国家的政府部门、金融机构、科研机构、行业协会、产业园区、知名企业以及国际和区域性组织等代表与会。中心主任黄先海教授受邀参加本次高层论坛,并发表主旨演讲,表示金砖五国都已经意识到,高度意识到要把握这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一个最重要的抓手之一就是数字经济,在数字经济方面,它目前数字贸易的标准规范是不统一的,还有就是数字经济发展中,数字作为一个最重要的要素资源,流动又受到非常严重的限制,所以这些要进一步合作的话,这些障碍就必须打破。我觉得如果是这方面进行突破了,特别是金砖五国率先在数字经济与贸易方面来制定标准和规范的话,国际的标准规范的话,将会有力促进数字经济发展,从而也有力促进金砖五国数字经济产业的巨大发展。论坛过程中,黄教授接受了中央电视台的现场采访,并表达自己的观点。
叶建亮教授参加“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节目,畅谈共同富裕示范一周年
在浙江省共同富裕示范区实施一周年之际,“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第十七季《探索共同富裕一年间》录制完成,并于6月20日省第十五次党代会召开之际在浙江卫视黄金时间开播出。这一季节目聚焦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的三大重点,总结浙江省近一年来在消除区域差距、城乡差距和不同收入群体差距,推动高质量共同富裕先行先试方面的做法和取得的成效。中心常务副主任叶建亮教授作为嘉宾参与了第一集《共同跨越 推动山区26县实现高质量发展》节目,与浙江农林大学党委书记沈满洪教授、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副院长兰建平研究员一道,聚焦浙江省深入贯彻实施“八八战略”,全面升级山海协作工程,推动山区26县跨越式发展,探讨了“两山”理论的实现转化方式,山区县生态工业模式和做法,以及山海协作工程升级路径等问题,并与线上100位云观众和来自山区县的企业家、创业者进行了热烈的互动。据悉,《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是由浙江省委宣传部和浙江省广播电视集团共同策划,浙江卫视承制的电视理论节目。每一季都围绕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邀请专家学者和亲历者共同参与讨论,向广大观众更为深入系统展示党的理论方针政策和取得的成就。节目自2017播出以来,深受各界的评,已经成为浙江省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并被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列入2022年广播电视重点节目名单。
中心与央广云数(浙江)洽谈合作并达成合作意向
2022年4月28日,浙江大学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研究中心与央广云数(浙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洽谈项目合作事宜,并达成初步合作意向。浙江大学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研究中心数字化与城乡融合结合所负责人杭剑平与央广云数数字营销三部主任张光洋、央广云数数字营销二部市场经理王丁、央广云数数字营销三部市场经理黄健就如何充分发挥央广云数和浙大的资源优势,在长三角地区数字经济优秀案例挖掘宣传、数字应用场景推广等方面开展合作,进行了深入交流。古建中国创始人黄飞伟、浙江大学出版社编审陈丽霞也出席了洽谈会,各方就推动资源融合,形成整体合力发表了各自的看法。 据悉,央广云数(浙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旗下央广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在杭州设立的数字产业创新型单位,依托总台央广平台资源和长三角创新高地优势,深耕国家声音数字产业,通过大数据、云计算赋能媒体数字化创新发展,重点从事模式探索、新技术应用、内容生产、平台打造、版权经营、项目孵化等工作,推动媒体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中心与浙江省教育技术中心达成战略合作
2022年4月20日,浙江大学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研究中心与浙江省教育技术中心洽谈合作事宜,并达成战略合作。浙江大学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叶建亮教授,浙江省教育技术中心党总支书记、主任王会军,浙江大学出版社副编辑陈丽霞,浙江大学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研究中心绿色发展研究所所长张自斌副教授,浙江大学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研究中心数字化与城乡融合结合所负责人杭剑平,浙江省教育技术中心发展研究部主任童兆平,浙江省教育技术中心资产管理部主任曾隽,浙江省教育技术中心专家、浙江教育用品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韩承迅,浙江省教育技术中心办公室主任赵川出席洽谈会。 叶建亮教授首先对中心进行了简短介绍后,对中心产品“经济政策云”进行了深入的讲解,“经济政策云”意在搭建起政府与企业间的桥梁,为政府政策制定、政策跟踪、政策评估提供一站式咨询,为企业政策触达、政策解读、投资评估、项目申请提供一站式服务,借助自然语言处理、深度神经网络、知识图谱等人工智能技术,整合专家资源,提高区域政策协同性与政策效能,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政策服务利器。同时,叶教授表示,在教育数字化战略改革的大背景下,可以研发数字化产品,实现数字化赋能教育行业,服务于教育行业,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 杭剑平讲解了以“浙江省教育政策服务云”为例的教育行业数字化产品,实现了数字化赋能政策大脑,促进教育事物从事后处理向事前预防预警转型,为科学协同推进“浙江教育魔方”保驾护航。同时提出了“校园AI数字博物馆”这一数字化产品概念。 王会军主任对中心两位老师的详细讲解表达了感谢,同时也提出了在数字化赋能教育方面,可以从以下几点开展工作。首先深入对教育政策和规划方面的解读;其次着重于教育场景和场景应用设计、应用、评估;最后进一步提升教育评价体系,针对短板,可以给出针对性指导和修正方案。
中国智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研讨会暨智联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成立仪式成功举行
随着中国汽车新四化(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的快速推进,智联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汽车新能源化和智能网联化融合发展的主要方向。智联新能源汽车上接数字光电(芯片)、新能源(锂电池、氢燃料电池等)等上游制造业,下联物流和交通等服务业,同时又是数字化技术(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5G、区块链等)和应用的重大场景。因此,高质量发展智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对上述各行业的加速发展、重大关键技术的加快进步和推广应用、实现“双碳”目标等均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2022年4月2日上午,“中国智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研讨会暨智联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成立仪式”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以视频连线方式召开,会议由之江智慧场景研究中心召集,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刘世锦,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党组成员余斌,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院长、文科资深教授薛澜,中国经济时报社社长、总编辑王辉,地上铁租车(深圳)有限公司创始人兼董事长张海莹,翼健(上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张霖涛,深圳市蕾奥规划设计咨询股份有限公司总规划师蒋峻涛等领导和企业代表出席会议。 由杭州市之江智慧场景研究中心、浙江大学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研究中心、浙江大学嘉兴研究院三方联合完成的《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报告》和《车载光学&智能传感器行业研究报告》在此次会议上发布。 报告详情:《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报告》主要内容包含以下五个方面:第一,智能网联汽车的总体介绍,包括概念定义、自动驾驶ADAS系统、车联网、智能座舱等基本情况阐述;第二,对智能网联汽车从核心技术和关键部件维度进行分析;第三,结合目前国内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政策、基础设施、示范区、道路测试、信息安全等基础条件发展情况;第四,对智能网联汽车场景推广商业化路径、参与智能网联汽车企业的生态体系和智能网联汽车数字化运营等问题进行专题分析;第五,对国内产业未来发展方向及趋势研判,提出相关推动产业的对策建议。 《车载光学&智能传感器行业研究报告》分为以下几个方面撰写:第一,总体概览,车载光学及智能传感器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现有产业政策支持;第二,对细分产业包括车载摄像头、毫米波雷达、超声波雷达、激光雷达、HUD及智能大灯等进行市场、产业链现状、竞争格局及未来趋势的分析与判断;第三,对车载光学及传感器产业链中国产替代、车载光学及传感器融合等关键问题进行专题分析;第四,根据行业未来发展趋势的研判,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原文部分摘自:中国经济新闻网https://www.cet.com.cn/wzsy/ycxw/3149924.shtml
中心主任黄先海等:发挥独特优势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把“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作为“十个明确”中的重要内容,更加突出了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政治意义、战略意义和时代意义。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发挥我国独特优势,把握关键问题,抓好重点领域,有效应对国内外环境变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效支撑。 1、深刻把握我国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独特优势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一项动态演进的系统工程,具有深刻的历史必然性和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当前,世纪疫情和百年变局交织叠加,必须深入洞悉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要素和制度环境,从领导体系、供给体系、需求体系、开放体系等维度发挥优势,确保这项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顺利推进。党的领导的政治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定海神针”。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党中央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作出的战略决策,需要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从全局高度统筹发展和安全,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保持社会大局稳定,这些都离不开党的坚强领导。完备高效的生产优势。我国拥有全球产业链条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制造业体系,具有强大的工业产能和配套服务体系,约四成工业品产量居世界第一,市场主体总量超1.5亿户,围绕龙头企业形成了多个世界级产业集群。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在于实现经济的循环流转和产业管理畅通,需要依托完备高效的生产体系的优势,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形成国民经济良性循环。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市场资源是我国的巨大优势,也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强大支撑。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我国市场规模呈现出不断扩张的趋势。比如,在人口规模上,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中等收入人口绝对规模最大的国家。在市场联通上,中国拥有全球规模最大的高铁、快递运输网络,能够以较低成本实现要素在国内高效快速流转。畅通国内大循环需要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为我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提供动力。更高水平的开放优势。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的重要法宝。我们在不断扩大开放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推动制度型开放的发展共识。我国已签署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自由贸易区网络加速构建。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持续深化,国际循环对国内大循环的促进作用也将不断提升,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仍需发挥更高水平的开放优势的支撑。 2、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需要正确处理若干重要问题 独特优势不会自动转换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动能,因此必须构建使优势作用得以充分发挥的机制,在产业政策引导、产业链安全可控、激发市场潜力、深化改革开放等问题上不断取得新突破。产业政策是进行宏观调控、影响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过程中,要坚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产业政策必须遵循经济规律,在用好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同时,重点解决两大问题:一是为各类经济主体创造公平竞争环境;二是降低交易成本,创造有效率的市场空间,弥补市场失灵。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逆全球化思潮有所抬头,我国产业链面临的外部风险日益加剧,对产业链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要求明显增强。发挥完备高效的生产体系的优势,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要求产业链核心环节以及关键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促进产业链上下游高效衔接,不断提升产业链韧性,确保在关键时刻不“掉链子”。我国人口规模巨大,具有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在供给侧层面要进一步提升劳动生产率和人力资本,将人口规模转化为高质量劳动力要素资源,在需求侧层面要促进消费结构升级,扩大居民消费,提升消费层次,培育壮大新型消费,持续释放内需潜力。随着世界贸易格局深刻调整,仅从货物贸易角度无法准确衡量贸易竞争力,亟须发挥更高水平开放优势特别是制度型开放对于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作用,以国际循环提升国内大循环的效率和水平。要通过深化改革推动国内规制、标准与国际接轨,增强国际规则制定的话语权,实现从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的接受者向制定者转变。同时,要强化开放高地与平台建设,为我国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提供支撑。 3、发挥独特优势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举措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抓住战略重点,把握优势,精准发力,久久为功,着力破除各种制约和阻碍,不断推动重大举措落实落地。加快打通产业链的堵点断点。一是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加强创新链和产业链对接,提升创新链支撑产业链发展的能力,推进科技、产业、金融协同发展,在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上完善“揭榜挂帅”等工作机制。二是发挥企业技术创新主体作用,让市场真正在创新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不断促进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三是加快推进产业链补链强链,补齐我国产业链短板,强化国内企业对产业链的控制力。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一是促进传统消费提质扩容,把握消费升级的发展趋势,提升商品品质,推进消费品牌建设。二是推动新型消费加快成长,鼓励绿色消费、信息消费、智能消费等消费新模式新业态快速发展,加快推进消费的数字化赋能,促进线上线下消费融合发展。三是提升居民消费结构,加快发展服务消费,进一步放宽健康、养老、文化、旅游、体育等消费领域市场准入门槛,促进居民消费由商品消费向服务消费转型升级。加快构建高水平开放平台。一是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加快促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稳妥开展健康、绿色、数字、创新等新领域合作,培育新增长点。二是构建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赋予自由贸易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促进自由贸易港生产要素自由便利流动,形成对外开放新高地。三是加快发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鼓励发展跨境电商等各种新业态,优化营商环境,探索数字贸易新规则。加快推进产业政策向普惠化、功能性转变。一是围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维护市场公平竞争、降低社会交易成本等完善产业政策,使市场机制得到充分发挥,避免价格扭曲和资源错配。二是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打破“玻璃门”“弹簧门”“旋转门”等隐性壁垒,促进产业政策普惠化。三是在完善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环境的同时,聚焦战略安全、产业引领、国计民生、公共服务等功能,更好把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 作者:浙江大学副校长、浙江大学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黄先海,浙江大学博士后陈航宇。 原文转自《经济日报多媒体数字报刊》
浙江大学合作办主任林伟连一行调研中心
2022年3月25日,浙江大学合作办主任兼党办、校办副主任林伟连就浙江大学嘉善“智慧绿洲”项目建设调研浙江大学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研究中心。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党委书记张子法、党委副书记兼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卢飞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叶建亮、副主任宋学印参与了座谈。张子法书记首先感谢学校对经济学院,特别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研究中心的支持。表示学院将全力支持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研究中心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配合学校服务地方发展工作。特别是嘉善“智慧绿洲”项目是浙大与嘉兴市政府合作的重点项目,学院将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研究中心为平台,注入更多的研究力量,全力参与项目建设。中心常务副主任叶建亮教授就“智慧绿洲”项目推进提出了几点想法,表明了中心在“智慧绿洲”项目的具体定位需要更加清晰,结合中心与嘉兴研究院共建区域发展战略研究室的相关经验,更好的结合嘉善本地政府需求,服务本地产业,为当地发展建言献策。中心副主任卢飞霞表示在“智慧绿洲”项目上,“中心”与“长三角大学联盟”要相互融合,高校之间相互借力,实现资源共享,更好服务嘉善区发展,同时强调了中心要继续大力吸纳人才,壮大学术队伍,打造中心拳头产品,提高中心核心竞争力。中心副主任宋学印副研究员提出了依托”智慧绿洲项目”,具体从三方面工作着手,服务当地产业,切实强调“绿色发展”与“数字经济”与本地结合,争取与政府有合作产品输出。林伟连主任在听取了大家的意见和建议之后,强调指出,浙大嘉善“智慧绿洲”项目要打破“项目制”形式,开发“学科制”模式,以绿色发展为主题,运用绿色技术,服务当地产业,同时尽全力实现平台打造和支持学习强势学科的目的。据悉,“智慧绿洲”项目将聚焦“绿色+”“智慧+”“生态+”创新布局,打造未来环境、未来健康、未来城市等6大未来实验室,建设浙大工程师学院分院和未来学院,设立科技园创新创业基地,培育重大创新科研成果,培养复合型拔尖人才,孵化高新科技类领军企业,建成后将吸引近万名人才集聚到祥符荡科创绿谷。
《嘉兴光伏志》课题组研讨会顺利举行
2022年3月22日,《嘉兴光伏志》课题组组织召开线上研讨会,就“光伏”系列图书编撰细节进行讨论。浙江大学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叶建亮、浙江大学嘉兴研究院区域发展战略研究室副主任胡培战、浙江大学嘉兴研究院先进能源科技创新中心副主任翁卫国、浙江大学嘉兴研究院区域发展战略研究室团队负责人唐吉平、浙江大学能源学院杨健、特邀专家清华X-lab生态创新中心执行主任朱盾鸣、特邀专家嘉兴市光伏行业协会秘书长沈福鑫等课题组主要成员出席会议。 会议主要讨论以下四个方面内容,第一,“光伏志”大纲讨论,与会人员对大纲提出了具体建议意见;第二,图书编撰工作分工需尽快确认,主要就“人员安排和阶段性任务”两方面进行分工,当前初步阶段可进行粗略的任务分工;第三,编撰工作的时间进度进行粗略的安排,与阶段性工作分工相结合,暂定编撰工作全部完成时限为两年;第四,“光伏志”课题组经费筹集以及分配的细节讨论;
中心赴浙江大学嘉兴研究院参观考察
2022年3月9日,浙江大学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叶建亮教授团队负责人胡培战、团队负责人唐吉平等一同参观考察了浙江大学嘉兴研究院展示厅。展厅主要对嘉兴研究院智能光电创新中心、先进能源科技创新中心、数字安全创新中心、区域发展战略研究室四个重要组成部分进行详细介绍。智能光电创新中心,依托浙江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围绕智能光电感知技术、智能制造检测技术、智能光电集成器件、智能光电仪器应用等领域开展研究;先进能源科技创新中心,依托浙江大学能源工程学院,围绕太阳能高效利用、储能与智慧能源、能源利用过程污染控制、废弃物能源化资源化利用、车辆与动力系统等领域开展研究;数字安全创新中心,依托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暨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围绕数据安全与网络治理、移动计算与通信安全、物联网和工业互联网安全、人工智能安全、系统软硬件安全、商业密码与区块链应用等领域开展研究。区域发展战略研究室,依托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和浙江大学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研究中心,围绕嘉兴市全面高质量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重大问题,进行决策咨询研究。
《嘉兴光伏志》编撰工作座谈会顺利举行
2022年3月9日,浙江大学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研究中心与浙江大学嘉兴研究院先进能源科技创新中心合力举办《嘉兴光伏志》编撰工作座谈会,座谈会顺利举行。浙江大学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叶建亮、浙江大学嘉兴研究院区域发展战略研究室副主任胡培战、浙江大学嘉兴研究院区域发展战略研究室团队负责人唐吉平、浙江大学嘉兴研究院先进能源科技创新中心副主任翁卫国、清华X-lab生态创新中心执行主任朱盾鸣、嘉兴市光伏行业协会秘书长沈福鑫出席座谈会,几位专家学者就“光伏产业系列丛书”-“光伏志”的书写框架进行了梳理,以嘉兴光伏发展历史为基础,借助图像、影像记录,打造全能型的光伏系列书籍。
杭州市工商联与中心商谈年度研究合作计划
3月1日,浙江大学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叶建亮教授率队与杭州市工商业联合会商谈年度研究合作计划。杭州市工商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周华,杭州市工商联研究室主任余作谊,杭州市工商联研究室二级调研员周榕,杭州市工商联研究室一级主任科员方玲洁与叶建亮教授共同探讨了2022年具体合作计划以及重点课题。2022年,中心与杭州市工商业联合会必将持续关注“共同富裕”、“民营企业”等热点话题,积极搭建平台,发展相关课题,争取取得更为显著的成果。
喜报 | 中心常务副主任叶建亮教授一成果获全国工商联数据分析报告三等奖
在近期举行的“2021年全国工商联系统优秀调研成果”评选活动中,我院叶建亮教授主持撰写的《2021年一季度杭州市民营企业运行情况调查分析》获得2021年度全国工商联系统数据分析报告三等奖。该报告是叶建亮教授团队承担的杭州市工商联委托课题“杭州市民营经济运行(监测)专题研究”的阶段成果。报告立足全国工商联民营企业调查系统数据,对杭州市民营企业运行中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精准施政的政策建议。据悉,全国工商联系统优秀调研成果是全国工商联主办的最高级别的调查研究类成果奖励。此次优秀调研成果在全国范围内共评选出134篇优秀成果,其中数据分析报告优秀成果22篇。
长三角研究型大学联盟秘书处会议召开
2022年1月10日,长三角研究型大学联盟秘书处会议在上海复旦大学召开,交流讨论联盟2021年工作进展和2022年工作计划,进一步促进联盟高校间的紧密合作。本届联盟主席、复旦大学金力校长听取了秘书处的工作汇报。复旦大学常务副校长许征,长三角研究型大学联盟秘书长、浙江大学副校长黄先海出席会议。许征常务副校长在致辞中表示,长三角地区各高校地缘相近、人缘相亲,已形成同心聚力、共赢发展的强大合力。复旦大学作为本届轮值主席单位,将进一步发挥高校学科和人才优势,不断推动校际、校地、校企合作。下一步,联盟各高校要在协同合作基础上加强联动赋能,汇聚更多关键创新要素,共同开展跨学科、跨领域、跨区域的协同创新和开放合作;要发挥一体化优势培育高质量人才,不断优化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拓宽畅通优秀人才流动渠道;要聚焦一体化深化高质量合作,整合优势补齐短板,通过共研共议、共商共建等方式,完善常态化沟通机制,构筑紧密型合作网络,不断提升联盟整体水平和核心竞争力。黄先海副校长表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积极履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担当,准确把握“国之大者”的基本内涵和根本要求,共同推动新时期联盟高校的高质量发展。联盟自成立以来,在发展模式探索、优势学科联动、优秀人才交流、优质平台打造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3批共15个合作项目正在稳步推进中,为联盟未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三所高校的加入,为联盟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增添新生力量。未来,联盟各高校要以“项目制”和“会议制”为主要抓手,拓宽合作领域、深化合作层次。在人才培养方面,应加强互通互动,探索设计校际间公开课实施方案,有计划地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教学研究与学生访学活动,促进长三角区域教学质量的提高和人才质量的提升。在科技合作方面,要依托优势学科,实施合作示范项目,逐渐完善“有进有出”机制,共同谋划未来重点任务,实现科研平台的共享,推动联盟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在政产学研合作方面,要与长三角企业家联盟紧密对接,与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加强交流,与区域龙头企业深化合作,不断扩大联盟在国内外的声誉和影响力。联盟秘书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浙江大学合作办主任兼党办、校办副主任林伟连主持秘书处会议。浙江大学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卢飞霞代表秘书处在会上汇报联盟工作进展和下一步工作设想。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同济大学、中国美术学院六所成员单位代表参加会议,并结合各校的实际与特色工作,畅谈对联盟工作的意见建议。
中心主任黄先海参加省政府座谈会,对《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提出意见建议
省政府5日举行座谈会,向省咨询委专家学者征求对《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的意见建议。省委副书记、代省长王浩主持会议并讲话。中心主任黄先海教授参加座谈会并发言。座谈会上,省咨询委主任黄旭明,副主任史晋川,委员谢力群、黄先海、刘亭、吴晓波、金雪军、杨建华、吴国潮分别发言。大家结合《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谈想法、提建议,并就扎实推进共同富裕重大改革、扩大有效投资、着力强化创新驱动、加快打造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确保能源安全保供、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推进教育现代化等方面提出意见和建议。座谈会气氛热烈,大家畅所欲言。王浩边听边记,不时插话交流。他说,各位委员和专家立足浙江、胸怀全局,思考问题视野很宽、站位很高、落点很实,提出了许多好的意见和建议,我们将认真研究、充分吸纳,把报告修改好,并不断改进政府工作。 (原文摘自:2022-01-05 17:06浙江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