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2024-03
中心主任黄先海教授受邀参加中国发展高层论坛
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4年年会3月24日在北京开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强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论坛中方主席、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陆昊主持开幕式;论坛外方主席,安达集团董事长、首席执行官埃文·格林伯格致辞。 论坛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承办。来自中国政府有关部门的领导、全球商界领袖、国际组织主要负责人和中外知名学者,围绕“持续发展的中国”这一论坛主题展开交流与研讨。 浙江大学副校长、浙江大学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黄先海教授受邀参加本次研讨会。
25
2024-03
叶建亮: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充分发挥先行探路作用
推进区域一体化,破除市场分割,促进资源要素在更大范围内自由流动、优化配置,形成更具竞争力和强劲动力的统一大市场,是畅通内外双循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中央赋予长三角地区“区域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和“新时代改革开放新高地”的战略定位,就是要求长三角三省一市不断打破行政壁垒,深化跨区域合作,加快推进更高起点的深化改革和更高层次的对外开放,构建高水平市场经济体制,更好发挥体制机制改革的先行探路作用。 体制机制创新是长三角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 长三角三省一市在促进跨区域经济交流和经济社会发展体制机制创新上一直努力探索。从允许跨区域商品流通到“星期天工程师”制度,从建立城市经济协调会到探索跨区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长三角三省一市在跨区域协同发展和治理上超前谋划,大胆探索,持续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不仅推动了区域内商品资源和要素更加便捷的流通,促进了区域经济社会的共同繁荣,而且不少探索经验已在全国推广,加快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步伐。 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三省一市继续以制度创新为根本动力,围绕高质量和一体化两个关键词,着力突破跨区域协调发展的难点堵点,积极探索区域合作发展模式和机制,形成了一批首创性改革、引领性开发和集成性制度创新,促进了区域内人才、资本等要素资源的充分流动,极大地推动了高质量统一大市场建设。 长三角区域构建了“上下联动、三级运作、统分结合、各负其责”的常态化跨区域合作机制。三省一市每年轮值举办主要领导人座谈会,谋划跨区域协同发展重大问题。在国家规划引领下,长三角三省一市围绕规划衔接、战略协同、专题合作、市场统一、机制完善等重大问题,编制区域行动计划和年度工作方案,成立了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 并设立专题合作组,发挥对接国家战略的服务平台功能和推动协调长三角各地贯彻落实的枢纽作用。三省一市相关党政机关分别建立了职能领域的跨区域横向沟通机制,企事业单位、研究机构和社会组织也通过各种方式建立了跨区域合作联盟。全方位多层次的跨区域合作机制突破了行政区划的藩篱,促进了区域内发展的协同和市场制度的衔接。 长三角跨区域科技创新共同体框架基本形成。构建了统一登记标准、统一服务规范、统一信息共享、统一创新步调的长三角区域市场准入体系一体化建设合作,推动了长三角标准一体化和市场信用一体化建设,有力地支撑了统一大市场建设。长三角深入推进生态环境共保联治机制。升级建设新安江—千岛湖生态保护补偿试验区,成为全国跨区域生态文明治理的样板。推进多规合一,制定实施跨省域地方性国土空间规划,协同推进区域生态廊道建设,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极大提升了长三角绿色生态一体化建设成效。以长三角政务服务“一网通办”为基础,实现了跨区域数据的共享应用、业务标准互认、流程跨省通办、医保社保异地结转等,这些措施便利了企业人员交流,促进了公共服务和资源的互惠共享,提升了企业和公众的一体化获得感。 长三角区域在一体化发展实践中,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示范案例。例如,建立了跨省域规划联编联审制度,统一了规划技术标准并对控制性详规进行联编联审,为探索跨区域规划编制管理实施制度提供了有价值的示范。形成了项目跨区域一体化管理服务机制,建立了省际毗邻地区重大项目和跨区域企业投资项目的联合监管制度。推动了跨区域要素资源市场化统筹使用制度,建立了跨区域建设用地机动指标统筹使用机制、污染排放权、碳汇交易制度和环评制度改革集成等一系列制度。 以制度创新推进区域一体化走深走实 站在新起点,长三角区域要在打破区域分割,推动形成更高质量统一大市场的制度改革上,解放思想,大胆探索,为全国跨行政区域协调发展探索有效的经验做法,通过区域一体化制度创新引领其他领域的体制机制变革。重点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走在前列。 持续推动科技创新体制改革,积极探索跨区域协同创新的有效制度。当前,我国科技创新资源的区域分割、部门分割和机构分割仍然存在,创新资源的分配、使用、监管、绩效考核仍然依赖于行政管理体系,跨区域、跨部门的协同共享还面临诸多制约。长三角区域应充分利用创新基础优势和市场机制优势,在创新资源的获取投入、创新要素的跨区域跨部门流动和创新激励体系、创新成果转化,以及创新平台的运营管理、创新人才的引育等各节点上加大改革创新力度,积极构建科技资源全方位流通融合、各类资源充分参与、各创新主体协作共赢的新型科技创新制度体系。 要立足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对标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加大力度扩大制度型开放。长三角区域是我国的开放高地,也是内外双循环的枢纽,在参与全球产业分工竞争合作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扩大制度型开放力度,就是要打破各种壁垒,为资本、货物、服务、人才、技术、数据等要素和产品跨境流动提供制度型基础设施。特别是要着眼于增强对全球高端要素资源的吸引力,以及在对外商投资、国际人才居留、跨国经贸合作便利化等方面加大制度创新和国际化接轨力度。要加快商事制度改革,优化投融资环境,完善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和行业管制制度,稳步推进外汇管理制度改革,构建与长三角国际经济地位相匹配的国际一流营商环境。与此同时,要围绕自由贸易港(区)试验示范,完善进出口管理体制和税费制度,提高对外贸易便捷度,进一步降低贸易成本。 完善区域市场制度体系衔接,加快区域间市场深度融合。要着眼建立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要素市场体系,加大力度推动土地制度、劳动人事制度、金融和资本监管制度的改革创新。要加快建设和完善技术、环境和数据等新兴要素市场,在产权确立和保护、交易规则和平台建立、安全与监管制度完善、包容性体系打造等方面,积极探索有利于促进新兴要素市场发展壮大和提高配置效率的体制机制。要重点完善政府市场干预行为的规范,尤其是进一步破除地方政府不规范介入市场、地方保护主义、歧视性的地方政策法规等。要清理废除各种地方保护、市场分割、指定交易等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政策,对内外有别的歧视性政策实施公平竞争审查。 要着眼区域协调和城乡统筹发展,深入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改革,实现更高水平的民生共享。以数字化改革为引领,持续优化政务流程,提高跨区域政府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和水平。继续优化城乡人口流动管理政策,特别是着眼长三角城市体系和城乡格局,积极探索更加自由的户籍管理制度,促进人口流动更加畅通便利。在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等核心民生领域大胆突破,在共享与均等化上先行先试,促进长三角区域民生公共服务均等化。建立和完善跨区域“医共体”“教共体”等平台,拓宽民生资源跨区域流通渠道,建立有效机制激励民生资源丰富地区向落后地区流动。要着力推动长三角社会保障标准一体化,积极探索长三角社会保障收支协同一体的有效运作模式,切实推进核心民生服务的一体化和均等化。 要着眼更高质量的一体化目标和区域经济社会现代化趋势,打破常规,积极探索跨区域治理新模式。围绕产业协同、创新协同、区域功能分工、民生共享等区域一体化实施举措,积极探索区域内权责利分担共享、对等且有区别的税收体制和财政转移制度。总结提炼和优化各类“飞地”制度创新, 着力探索省际边界区域的共同治理模式。围绕低碳和绿色转型,继续探索和优化跨区域河流湖泊的综合整治和生态补偿体制,进一步完善碳汇市场、排污权交易市场等生态资源市场体系,拓宽和便利生态价值的实现。围绕统一大市场建设,加快推进长三角市场监管一体化,在市场准入、标准认定、产权保护和交易、数据信息、社会信用等方面实现区域内融合贯通,“一张清单”管理。继续优化交通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新模式,积极探索建立跨区域跨领域的交通基础设施深度融合,大力发展多式联运, 优化调整运输结构,提升综合运输效率,降低社会物流成本。 原载于《时事报告》2024年第二期,25-27页。《时事报告》是中共中央宣传部主管的时政月刊,是广大党员干部以及宣传、教育工作者认识、把握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做好宣传教育工作的必备学习资料
16
2023-11
黄先海:“数实融合”为中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开辟新天地
“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已经成为世界互联网与数字经济发展的一个国际性的信息发布会、思想分享会和工作推进会。”先后五次参加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的黄先海教授表示,浙江大学既是乌镇峰会的积极参与者,也是受益者。一方面,浙大为峰会持续提供了人才支撑、思想支撑与技术支撑;另一方面,浙大的创新技术也在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得到了展示与鼓励,技术成果转化得以更进一步地推广,成为长三角数字经济发展中的一股重要力量。 数据显示,2020年,长三角数字经济总量达到10.83万亿元,占长三角GDP总量的44.26%。黄先海表示,长三角数字经济规模大,数字核心产业比重高;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完备,覆盖率高;数据产出规模与综合算力水平位居全国前列。因此长三角数字经济一体化发展具有现实支撑,数字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已经成为长三角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强劲驱动力。 黄先海介绍,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长三角正在形成新的产业组织模式,“这个模式是以龙头企业或平台为引领、支撑,与大量的中小微企业共同合作的一种产业生态体系。”在平台带动的之下,长三角数量庞大的中小微企业在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数实融合”正在为这些企业高质量发展开辟出新天地。 新的产业模式下,平台与中小微企业之间的分工机制一直是黄先海关注的问题。他认为,需要进一步强化平台对中小微企业的赋能,助力中小微企业的成长,同时协调好利益分配机制,探索构建新的平台治理模式。黄先海表示,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正转向深化应用、规范发展、普惠共享的新阶段,而乌镇峰会在这个过程中带来了更多可能。 原文摘自:“世界互联网大会”公众号
11
2023-11
叶建亮——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五年结硕果 阔步再向前
编者按:2018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宣布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五年来,沪苏浙皖三省一市作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有力推动者和充分受益者,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讲话的重要指示精神。浙江大学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叶建亮教授参加东方卫视《今晚》节目点评”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相关热点问题。 今年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五周年。2018年1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宣布,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一年后,《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出台。明确在科创产业、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等领域基本实现一体化发展,全面建立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五年来,沪苏浙皖三省一市响应中央号召,一起推动园区跨省合作,科创走廊共建、科技资源共享;一起防控大气污染、治理湖泊河道,建设美丽大花园;长三角基础设施加速实现互动互联,一起打造半小时生活圈、一小时通勤圈、24小时包邮圈,不断提升“长三角居民”生活幸福指数。下好同一盘棋 推进高质量一体化发展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沪苏浙皖“大合唱”让1+3>4,以4%的国土面积,创造出全国近四分之一的经济总量。GDP过万亿元的城市增加到8个,数量约占全国1/3。据预测,2023年长三角经济总量有可能会接近31万亿元,5年净增量达10万亿元。 此外,2022年长三角外贸规模创下新高,进出口额达15.1万亿元,同比增长7%,占全国进出口总值比重高达35.8%。长三角区域,是我国经济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一体化的战略引领,更为这一区域的发展,增加了新的动力。一个直观的体验是,5年间长三角夜间灯光指数增长了57.24%,连接城市的灯光带越来越密集。“国家赋予长三角‘一极三区一高地’战略定位,即全国发展强劲活跃增长极,全国高质量发展样板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引领区、区域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以及新时代改革开放新高地,应该说,这五个方面都取得显著成就”,浙江大学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叶建亮教授如此点评。在叶建亮看来,亮眼“成绩单”的背后,一是得益于来自党中央、国务院的顶层设计,“一张蓝图绘到底,高标准规划引领高质量发展”,二则因为三省一市建立起“三级运作、统分结合”的工作机制。即以三省一市领导人座谈会为代表的“决策层”,以长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联席会议为代表的协调层、以“长三办”以及重点专项合作组为代表的“执行层”,三个层级各司其职,协调推进,把一体化发展的文章做好。当然,沪苏浙皖三省一市一体化发展,原本基础就比较好,“地理相近、人文相亲,产业互补”。从创新链到世界级产业集群 长三角一体化还有哪些发力点? 上海是开放前沿、创新高地,江苏实体经济强劲,浙江民营经济发达,安徽拥有门类较为齐全的工业体系和厚积薄发的科技资源……如何优势互补、协同发力,形成高质量发展的新优势,是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必答题”。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创新处于核心地位。对此,叶建亮指出,长三角区域具有人才富集、科技水平高、制造业发达、产业链供应链相对完备等诸多优势,伴随着一体化发展战略推进,各地对接需求,聚拢要素,联合攻关,聚集了一批领先的创新链和创新平台。上海张江、安徽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两心同创”聚合战略科技力量,G60科创走廊、沿沪宁产业创新带串起创新链……近年来,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指数年均增速达到9.47%,23个重大科研基础设施、4万余台大型科学仪器开放共享,高水平科技供给有效支撑着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从创新链到产业链,近5年来,上海发挥龙头带动作用,苏浙皖各展所长,优势互补,错位发展,携手打造起世界级产业集群,共同形成产业协作一体化新格局。工信部公布的45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名单中,长三角地区约占四成。今年5月28日圆满完成首个商业航班飞行的国产大飞机C919,擦亮长三角先进制造业的名牌。事实上,在中国商飞带动下,仅G60科创走廊沿线的九城(区),就有千家企业被纳入大飞机产业链,共同发展。在合肥,比亚迪建设了新能源汽车制造基地,并在蚌埠、滁州、阜阳等地设立了动力电池、电池材料、高压电器、线束等关键零部件配套基地,基本形成了全产业链布局。而叶建亮认为,当下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国际经济、科技及安全等领域都在深刻调整,面对外部挑战新要求,长三角要在集成电路、量子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夯实基础、潜心发力,取得更大成绩来引领国家创新,稳定供产业链,这也是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战略使命的题中之义。 共建民生“幸福圈”共享一体化发展成果 交通一体化,是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显著标志。随着长三角一体化的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不断增强,进一步提升跨区域的人流往来。今年9月28日,南京到上海的第二条城际高速铁路——沪宁沿江高铁正式投入运营。这条高铁将句容、金坛、武进、江阴、张家港、常熟、太仓7个“百强县(市、区)”如珠玉般串起,将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的部分县域融入沪宁“1小时交通圈”。 6月24日,苏州市轨道交通11号线正式开通,并与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实现无感换乘,跨省市轨道交通系统深度互联互通,在国内尚属首次。从此,早餐在苏州吃奥灶面,中午品阳澄湖大闸蟹,晚上在上海迪士尼赏烟花,只需一张地铁票就能无缝连接“双城生活”。近5年来,高铁轨道不断延伸、高速公路互联互通、公众跨省一卡通行、交通管理跨区域联通……让长三角区域的互联互通,更为便捷,很多此前的“断头路”,“堵塞点”被一一打通 在叶建亮看来,近年来长三角交通设施的互联互通,取得了瞩目的成绩,也给予“长三角居民”最多贴身感受,同城效应日益显现。而他认为,下一步一方面要在综合交通体系建设上持续发力,突出不同交通方式间的优化、衔接、融合与协调,“整合港口、铁路、航空乃至公路等,更好地服务于全球分工和产业链条的嵌入,比如和‘一带一路’衔接等”。另一方面,基于交通互联互通的都市圈,要强化产业链优势互补,构建良好的产业协同分工的生态体系,“比如嘉兴正在建的第二个机场,它是‘客货并举、以货为主’,就是助力加快打造长三角重要的物流节点、枢纽”。除了交通“同城化”,对2.37亿“长三角居民”来说,一体化发展的最直观感受,还来自是生活“品质化”,即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的共建共享。跨省申领身份证、跨省户口迁移、跨省就医、异地购房提取公积金……在医疗、教育、政务服务等诸多领域,突破行政区划限制的创新举措,一个接一个不断涌现。其中,长三角在全国率先启动异地就医门诊费用直接结算试点。41座城市的1.5万余家医疗机构,均可跨省直接结算,累计惠及1300万人次。叶建亮认为,未来人才流通将愈发频繁,人才流通本身意味着非常重要的资源优化配置,将极大地促进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而为了促进人才流通、人尽其才,需要进一步完善与区域紧密结合的公共服务,作为相应的配套,“比如随迁小孩的就学问题,比如纳税地和享用公共服务地错位产生的收支矛盾如何来解决,等等”,在叶建亮看来,这些都是未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进程中,需要在机制提升上进行创新的“必答题”。 (原文摘自:看看新闻Knews客户端)
12
2023-10
黄先海教授:发挥“一带一路”上的高校作用
编者按:今年5月,由浙江大学区域协调发展研究中心牵头主办的“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十年回顾与展望”研讨会在浙江杭州隆重举办。中国外文局旗下人民画报社主办的《丝路瞭望》在2023年第6期“聚焦”栏目重磅推出专家观点和分论坛观点精粹。本期分享浙江大学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区域协调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黄先海教授专家观点。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年来,浙江大学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等领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努力为“一带一路”高质量建设添砖加瓦,发挥了高校在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一是通过推动构建“一带一路”教育共同体,为沿线国家经济社会建设提供人才支撑。浙大国际联合学院与200多个学校携手打造教育国际合作品牌,成立“一带一路”学院,实行人才培养归口管理,建设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一带一路”留学生教育基地。推进学历学位认证标准联通,设立中国学、临床医学、海洋学、农学等一批特色人才项目。实施了“致远海外行动计划”“亚洲领袖项目”等一批短期交流项目,组织学校师生赴“一带一路”建设重点合作国家交流访问。 二是构建“一带一路”研究高地,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智力支撑。2014年7月,浙江大学中国西部发展研究院成立了“一带一路”研究中心;2014年12月,以西部院为主要依托,整合校内相关研究力量,成立区域协调发展研究中心;2020年3月,区域中心正式入选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单位。中心成立以来,通过浙江经验提升促进东西互动,通过沿边开发开放联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促进内外联动;围绕区域协调发展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依托浙大多学科综合优势,将区域经济合作、社会民生改善、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三大研究方向,人才培养和数据资源库作为两大支撑平台。 为加强国别与区域研究,还先后成立了浙江大学中东欧研究中心、东北亚研究中心、德国研究中心、亚洲文明研究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研究中心等。以区域中心、西部院为代表的浙大智库集群聚焦“一带一路”建设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开展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研究,为“一带一路”顶层设计及落地路径谋划贡献智慧。 三是依托文理工农医多学科优势,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共享科技创新成果。如联合共建“中国一印度尼西亚海洋科学与技术中心”“中国一印度尼西亚生物技术联合实验室”“浙江一马来西亚传统药物联合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参与援助柬埔寨吴哥古迹修复工程、以色列旧石器时代遗址等政府重大项目,共同应对生态能源、人口健康、文化遗产保护等领域的重大挑战和机遇;推进国际医疗合作,加入中东欧国家医院合作联盟等组织,将先进医疗技术和优秀人才辐射匈牙利、印度尼西亚、泰国、马来西亚等国。 四是打造“一带一路”高端论坛、精品书系等品牌,提升多元化服务“一带一路”建设能力。从中国立场、中国价值中凝练全球议题,成功举办包括G20杭州峰会重要配套会议二十国集团智库会议(T20)、 “两山”理念与实践国际会议、国际展望大会等在内的重大活动,并定期举办中国职业教育服务“一带一路”建设论坛、海上丝绸之路高端国际论坛等一系列品牌论坛。 以图书为文化交流载体,牵头承编国内首部权威“一带一路”建设知识普及型读物《“一带一路”读本》《“一带一路”一百问》,并输出15个语种版权。组织“一带一路”沿线30多个国家的专家整理、翻译和编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法律精要》《“一带一路”争端解决机制》《“一带一路”与青年机遇》等书系。加强“一带一路”历史文化研究,出版了《浙江学者丝路敦煌学术书系》《丝路文明的传承与发展》等专辑。 原文摘自:浙江大学区域协调发展研究中心公众号
23
2023-08
中心观点 | 叶建亮教授: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
改革开放40余年来,民营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在稳定增长、促进创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已经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和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力量,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内在要素。从规模体量看,全国登记在册的民营企业数量超5000万户,近十年来翻了两番多,占企业总量的92%以上;从经济表现看,民营经济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从增长贡献看,民间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十年来始终高于55%民营企业出口额占比达6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明确指出,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推动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对于促进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意义重大。 民营经济稳定健康持续发展 事关现代化建设全局 蓬勃发展的民营经济既是改革开放辉煌成就的“显示器”,同时也是将改革开放不断引向深入的主要力量。当前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向好,但仍然面临内生动力不强、需求不足的问题,经济转型升级面临不少新的阻力,推动高质量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和巨大挑战。民营经济在投资和外贸领域前景广阔,需加大力度激发民营经济活力。尤其在全球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凌主义抬头,世界经济受疫情影响复苏乏力的大背景下,经济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市场预期不稳使民营企业更加谨慎保守,今年以来民间投资月度增速下滑乃至负增长,民营企业外贸顺差增速慢于全国水平目贡献率低于之前三年。为促进经济稳步迈进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急需扫清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现实障碍,破除对民营企业的所有制束缚,以政策干预的持续优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更好激发市场活力和增长潜能。 扎实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要立足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当前民营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从根本上说,还是体制机制的问题。党的二十大报告也明确指出,要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特别是进一步强调了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以及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工作重点。 此次《意见》的发布,直击民营经济发展中的难点痛点,围绕稳定民营企业家预期、增强民营企业竞争力、扩大民营经济生产经营规模、推动民营企业提质增效等目标,在优化营商环境、加大要素支撑力度、优化政策投放效率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真招实策,可谓给民营经济送上了一场“及时雨”,有利于提振民营经济发展信心,稳定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预期。在主体多元、对象广泛、内容深刻的改革进程中,要保证中央政策意图不折不扣地得以落实,避免政策执行走偏、走样,关键是要强化制度刚性,以制度硬约束铆合名级政府和全社会各种力量,形成合力推动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家稳定健康持续发展的局面。 释放体制活力是民营经济发展的最大动力,持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不二法宝。应当看到,即使党中央不断强调坚持“两个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和引导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民营经济发展仍然面临预期不稳、信心不足问题,甚至时不时需要吃“定心丸”。制度优势难以恰逢其时地得到有效发挥,这不仅在结果上阻碍民营企业消解经济波动与下行压力引起的负面情绪,行政于预市场失灵事倍功半:还可能从源头上加重民营企业在转型期阶段性所有制区别待遇下的悲观情绪,进一步摧毁发展信心。制度刚性,简单地说就是最大限度减少制度和政策的模糊空间,明晰制度规范主体的红绿灯”,降低制度执行的自由裁量权,强化制度和政策的闭环监督与违规惩戒。发挥制度优势,强化制度刚性,是为指导、扶持政策的落实落细提供具体且可供操作的行动指南,也是对政府干预与市场机制互动关系的深度长期调整。 发挥制度优势 提振民营企业发展预期 发挥制度优势,强化制度刚性,才能保障民营企业对政策落实形成确定预期,从而在根本上支撑民营企业提振信心、发展壮大。 统一全社会对民营经济重要性的认识,形成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共识。经济改革初期,采用什么样的经济体制来取代计划经济旧体制始终未能得到定论。参照当时的社会主义模式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进行国有企业扩大自主权试验,这是市场化改革的早期探索,也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诞生奠定了基础。改革开放后,“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很快调整为“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一更确切的表述,但有关市场经济的争议仍然长期存在。直至邓小平“南方谈话”重申改革目的和决心,市场化的体制改革主线才被牢固树立,随后几十年市场主体的活跃、经济社会的繁荣才得以出现。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非公有制经济、民营经济是市场经济的重要参与主体,官方对其表述几经变化,从社会主义经济的有益补充、重要组成部分,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要素,再到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制度顶层设计对民营经济的认可与重视程度逐步加深,角色定位随时代变化愈发具象。1978-1986年期间,我们党明确提出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必要的和有益的补充,我国个体经济迅速得到发展。党的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明确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所有制结构,为民营经济的发展拓宽了空间。党的十五大报告关于非公有制经济的政策又作了重大突破性调整,明确把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由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提升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两个“毫不动摇”的方针,明确非公有制经济与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党的十七大在继续强调两个“毫不动摇”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的方针。党的十八大以来,民营经济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进一步凸显,已经成为推动我国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意见》明确提出,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推动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力量。这一重要论断,对于新时代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新时代赋予民营经济新的特定角色,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坚定维护,明确将沿着既定路线持续推进市场化改革,这一发展共识的形成是推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遵循。 审慎思考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主体,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之间天然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二者的共同繁荣发展不仅体现了开放经济市场主体构成的多样性,同时也共同拓展了国内国际市场规模。当前的政策供给与制度供给更加强调使政府在改善营商环境、促进公平竞争等方面发挥作用,着力推动功能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职能转变。将政府作用严格约束在为市场机制扫清障碍的范围内,其目的就是要随着经济转型的深入,转变以往政府直接或间接干预市场活动的思路,使其在加强行政管理制度刚性方面下更大功夫,从而缓和与改革进程不相符的政府市场错位情况。 多部门密切配合形成政策闭环,维持基层改革良性循环。从政策制定到政策执行,再到政策落实及反馈,自上而下的改革举措会经历长链条的传导,需要多部门的配合。在这个过程中,各执行节点不仅要对上级指示精神领悟到位,保证政策落实不走偏、不走样.还要切实防止政策落实“中梗阻”和打滑空转现象。在中央对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作出顶层部署后,国家发改委等八部门进一步列举重点工作,明确落实细节,压实主体责任,为贯彻中央指示作出配套安排。随即,部分民营经济发达地区结合自身情况率先做出回应。例如,江苏省推进涉企行政合规指导工作机制探索,广州市从扶持政策、服务体系、法治环境、社会氛围等方面制定20条具体措施。民营经济发达地区的表现展示了衔接及时、针对性强的政策执行模范样板,这离不开长期以来深耕市场经济而形成的对下一步改革方向的精准判断能力和明确自身改革任务的迅速反应队伍。受益于此,民营经济改革更容易迈上新台阶。 以制度刚性支撑 民营企业稳预期提信心 以制度刚性支撑民营企业稳预期提信心,重点是强化以下四个方面的制度建设 一是全面落实法治保障。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法治是最可靠、最根本的保障。要不断加大产权司法保护力度,保障民营企业及企业家合法权益,切实增强企业家人身和财立安全感。要依法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秩序,提升各类宏观政策在民营企业中的实践效果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以健全的法制和制度体系保障,尽可能减少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不利影响。与此同时,要加强普法,指导民营企业诚信守法、合规经营,努力营造更加稳定公亚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二是合理设置产业管制“红绿灯”。尽管在制度上明确禁止民营企业进入的领域和做法在逐渐减少,但在实践中还是存在不少隐形障碍。要明确负面清单并稳步缩减清单事项,让企业知道哪些事项违法违规,明确规则底线。同时,要加强负面清单管理的体系建设和配套措施设置,彻底清理与负面清单制度不符的传统习惯做法,合理有序放开定点生产经营、准入资质限制等特殊的禁入形式。推动事前审批向全链条监管转变,解决好民营企业进入不平等和机会不平等的隐形门槛问题,促使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在融资、税收优惠等方面享有平等权利。与此同时,也要明确正面清单,对鼓励支持民营企业发挥创新动力足等积极作用的行业领域加以列明,对于事关国民经济安全和发展命脉的行业,探索剥离其中的竞争性业务并向民营企业放开。 三是大力维护社会资源配置的公平性。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保障不同类型的经济主体平等地获取生产要素。在资源获取处于劣势的情况下,要使资源配置向民营企业适度倾斜。要加大对民营企业的融资支持,破除间接融资中的所有制歧视,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拓宽公司、企业债券融资渠道,降低综合融资成本。优化民营企业用地供给,做到有保有压,持续完善建设用地二级市场平台建设,探索发展工业用地分割转让,试点解决用地需求。引导人才合理有序流向民营部门,用好住房保障、教育落户等政策增强民营企业吸引力,支持探索校企合作柔性引才方式。推动民营企业参与数据开放共享,加快数据资立确权登记、数据价值评估、数据交易收益分配等数据流通交易体系建设,赋能数字化转型。 四是持续改善营商环境。既要旗帜鲜明地鼓励地方政府与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交往,又要明确纪律底线。既要清除权力寻租、暗箱操作的土壤,让民营企业回归钻研市场经营的主业,又要厚植实干实效、开放包容的风气,让企业家的所思所想、所困所惑得到有效回应。以市场准入制度为例,从以正面清单为主到以负面清单为主,明显放宽对各类市场主体依法平等进入领域的政策限制,扩大市场机制作用范围,在严格落实“全国一张清单”的硬性要求下,破除各类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玻璃门”“弹簧门”“旋转门”,促使民营企业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我国过去40余年的发展经验表明,以体制改革激发民营企业活力、提振企业家信心、推动民营经济不断跃上新台阶是破解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进程中各种困难挫折、化解重大风险的法宝。以制度改革为遵循,新时代民营经济也将进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不懈努力。 作者: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浙江大学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叶建亮;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博士陈卓。 原文转自原文载于《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8月15日A4版
23
2023-08
中心观点 | 叶建亮教授: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
改革开放40余年来,民营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在稳定增长、促进创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已经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和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力量,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内在要素。从规模体量看,全国登记在册的民营企业数量超5000万户,近十年来翻了两番多,占企业总量的92%以上;从经济表现看,民营经济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从增长贡献看,民间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十年来始终高于55%民营企业出口额占比达6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明确指出,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推动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对于促进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意义重大。 民营经济稳定健康持续发展 事关现代化建设全局 蓬勃发展的民营经济既是改革开放辉煌成就的“显示器”,同时也是将改革开放不断引向深入的主要力量。当前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向好,但仍然面临内生动力不强、需求不足的问题,经济转型升级面临不少新的阻力,推动高质量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和巨大挑战。民营经济在投资和外贸领域前景广阔,需加大力度激发民营经济活力。尤其在全球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凌主义抬头,世界经济受疫情影响复苏乏力的大背景下,经济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市场预期不稳使民营企业更加谨慎保守,今年以来民间投资月度增速下滑乃至负增长,民营企业外贸顺差增速慢于全国水平目贡献率低于之前三年。为促进经济稳步迈进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急需扫清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现实障碍,破除对民营企业的所有制束缚,以政策干预的持续优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更好激发市场活力和增长潜能。 扎实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要立足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当前民营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从根本上说,还是体制机制的问题。党的二十大报告也明确指出,要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特别是进一步强调了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以及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工作重点。 此次《意见》的发布,直击民营经济发展中的难点痛点,围绕稳定民营企业家预期、增强民营企业竞争力、扩大民营经济生产经营规模、推动民营企业提质增效等目标,在优化营商环境、加大要素支撑力度、优化政策投放效率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真招实策,可谓给民营经济送上了一场“及时雨”,有利于提振民营经济发展信心,稳定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预期。在主体多元、对象广泛、内容深刻的改革进程中,要保证中央政策意图不折不扣地得以落实,避免政策执行走偏、走样,关键是要强化制度刚性,以制度硬约束铆合名级政府和全社会各种力量,形成合力推动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家稳定健康持续发展的局面。 释放体制活力是民营经济发展的最大动力,持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不二法宝。应当看到,即使党中央不断强调坚持“两个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和引导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民营经济发展仍然面临预期不稳、信心不足问题,甚至时不时需要吃“定心丸”。制度优势难以恰逢其时地得到有效发挥,这不仅在结果上阻碍民营企业消解经济波动与下行压力引起的负面情绪,行政于预市场失灵事倍功半:还可能从源头上加重民营企业在转型期阶段性所有制区别待遇下的悲观情绪,进一步摧毁发展信心。制度刚性,简单地说就是最大限度减少制度和政策的模糊空间,明晰制度规范主体的红绿灯”,降低制度执行的自由裁量权,强化制度和政策的闭环监督与违规惩戒。发挥制度优势,强化制度刚性,是为指导、扶持政策的落实落细提供具体且可供操作的行动指南,也是对政府干预与市场机制互动关系的深度长期调整。 发挥制度优势 提振民营企业发展预期 发挥制度优势,强化制度刚性,才能保障民营企业对政策落实形成确定预期,从而在根本上支撑民营企业提振信心、发展壮大。 统一全社会对民营经济重要性的认识,形成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共识。经济改革初期,采用什么样的经济体制来取代计划经济旧体制始终未能得到定论。参照当时的社会主义模式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进行国有企业扩大自主权试验,这是市场化改革的早期探索,也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诞生奠定了基础。改革开放后,“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很快调整为“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一更确切的表述,但有关市场经济的争议仍然长期存在。直至邓小平“南方谈话”重申改革目的和决心,市场化的体制改革主线才被牢固树立,随后几十年市场主体的活跃、经济社会的繁荣才得以出现。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非公有制经济、民营经济是市场经济的重要参与主体,官方对其表述几经变化,从社会主义经济的有益补充、重要组成部分,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要素,再到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制度顶层设计对民营经济的认可与重视程度逐步加深,角色定位随时代变化愈发具象。1978-1986年期间,我们党明确提出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必要的和有益的补充,我国个体经济迅速得到发展。党的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明确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所有制结构,为民营经济的发展拓宽了空间。党的十五大报告关于非公有制经济的政策又作了重大突破性调整,明确把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由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提升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两个“毫不动摇”的方针,明确非公有制经济与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党的十七大在继续强调两个“毫不动摇”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的方针。党的十八大以来,民营经济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进一步凸显,已经成为推动我国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意见》明确提出,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推动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力量。这一重要论断,对于新时代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新时代赋予民营经济新的特定角色,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坚定维护,明确将沿着既定路线持续推进市场化改革,这一发展共识的形成是推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遵循。 审慎思考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主体,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之间天然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二者的共同繁荣发展不仅体现了开放经济市场主体构成的多样性,同时也共同拓展了国内国际市场规模。当前的政策供给与制度供给更加强调使政府在改善营商环境、促进公平竞争等方面发挥作用,着力推动功能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职能转变。将政府作用严格约束在为市场机制扫清障碍的范围内,其目的就是要随着经济转型的深入,转变以往政府直接或间接干预市场活动的思路,使其在加强行政管理制度刚性方面下更大功夫,从而缓和与改革进程不相符的政府市场错位情况。 多部门密切配合形成政策闭环,维持基层改革良性循环。从政策制定到政策执行,再到政策落实及反馈,自上而下的改革举措会经历长链条的传导,需要多部门的配合。在这个过程中,各执行节点不仅要对上级指示精神领悟到位,保证政策落实不走偏、不走样.还要切实防止政策落实“中梗阻”和打滑空转现象。在中央对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作出顶层部署后,国家发改委等八部门进一步列举重点工作,明确落实细节,压实主体责任,为贯彻中央指示作出配套安排。随即,部分民营经济发达地区结合自身情况率先做出回应。例如,江苏省推进涉企行政合规指导工作机制探索,广州市从扶持政策、服务体系、法治环境、社会氛围等方面制定20条具体措施。民营经济发达地区的表现展示了衔接及时、针对性强的政策执行模范样板,这离不开长期以来深耕市场经济而形成的对下一步改革方向的精准判断能力和明确自身改革任务的迅速反应队伍。受益于此,民营经济改革更容易迈上新台阶。 以制度刚性支撑 民营企业稳预期提信心 以制度刚性支撑民营企业稳预期提信心,重点是强化以下四个方面的制度建设 一是全面落实法治保障。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法治是最可靠、最根本的保障。要不断加大产权司法保护力度,保障民营企业及企业家合法权益,切实增强企业家人身和财立安全感。要依法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秩序,提升各类宏观政策在民营企业中的实践效果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以健全的法制和制度体系保障,尽可能减少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不利影响。与此同时,要加强普法,指导民营企业诚信守法、合规经营,努力营造更加稳定公亚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二是合理设置产业管制“红绿灯”。尽管在制度上明确禁止民营企业进入的领域和做法在逐渐减少,但在实践中还是存在不少隐形障碍。要明确负面清单并稳步缩减清单事项,让企业知道哪些事项违法违规,明确规则底线。同时,要加强负面清单管理的体系建设和配套措施设置,彻底清理与负面清单制度不符的传统习惯做法,合理有序放开定点生产经营、准入资质限制等特殊的禁入形式。推动事前审批向全链条监管转变,解决好民营企业进入不平等和机会不平等的隐形门槛问题,促使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在融资、税收优惠等方面享有平等权利。与此同时,也要明确正面清单,对鼓励支持民营企业发挥创新动力足等积极作用的行业领域加以列明,对于事关国民经济安全和发展命脉的行业,探索剥离其中的竞争性业务并向民营企业放开。 三是大力维护社会资源配置的公平性。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保障不同类型的经济主体平等地获取生产要素。在资源获取处于劣势的情况下,要使资源配置向民营企业适度倾斜。要加大对民营企业的融资支持,破除间接融资中的所有制歧视,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拓宽公司、企业债券融资渠道,降低综合融资成本。优化民营企业用地供给,做到有保有压,持续完善建设用地二级市场平台建设,探索发展工业用地分割转让,试点解决用地需求。引导人才合理有序流向民营部门,用好住房保障、教育落户等政策增强民营企业吸引力,支持探索校企合作柔性引才方式。推动民营企业参与数据开放共享,加快数据资立确权登记、数据价值评估、数据交易收益分配等数据流通交易体系建设,赋能数字化转型。 四是持续改善营商环境。既要旗帜鲜明地鼓励地方政府与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交往,又要明确纪律底线。既要清除权力寻租、暗箱操作的土壤,让民营企业回归钻研市场经营的主业,又要厚植实干实效、开放包容的风气,让企业家的所思所想、所困所惑得到有效回应。以市场准入制度为例,从以正面清单为主到以负面清单为主,明显放宽对各类市场主体依法平等进入领域的政策限制,扩大市场机制作用范围,在严格落实“全国一张清单”的硬性要求下,破除各类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玻璃门”“弹簧门”“旋转门”,促使民营企业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我国过去40余年的发展经验表明,以体制改革激发民营企业活力、提振企业家信心、推动民营经济不断跃上新台阶是破解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进程中各种困难挫折、化解重大风险的法宝。以制度改革为遵循,新时代民营经济也将进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不懈努力。 作者: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浙江大学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叶建亮;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博士陈卓。 原文转自原文载于《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8月15日A4版
23
2023-08
长三角三省一市上半年经济运行数据新鲜出炉,中心常务副主任叶建亮接受《21世纪经济》采访,解读相关经济数据
近日,长三角三省一市上半年经济运行数据已经全部出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发现,今年上半年长三角经济增速依然领跑全国,有8城地区生产总值超5000亿元,6城增速达到或超过8%,35城跑赢全国增速,在全国经济稳增长中起到了重要的“顶梁柱”作用。分区域来看,上海上半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390.1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9.7%,处于历史高位。同时,在我国外贸面临较大压力背景下,上半年上海进出口总值达2.09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1.4%,在历史同期首次突破2万亿元大关。 江苏省经济总量首次在上半年突破6万亿元大关,实现生产总值60465.3亿元,同比增长6.6%;浙江省上半年实现生产总值3.87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8%,追平2019年全年增速。 在经济总量方面,2022年长三角地区经济总量占全国比重达到24.1%,今年上半年占全国比重达到24.2%,2022年长三角经济总量为29万亿元, 谈及长三角上半年经济加速发展的原因,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曾刚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分析称,一方面这得益于中央对长三角发展的支持。“从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到合肥、张江大科学装置建设,中央对长三角转型发展、创新发展的支持力度空前;”另一方面,长三角区域内的集成电路、新能源、人工智能等产业快速成长,而长三角拥有产业转型的先行优势,为当今和未来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浙江全员“跑赢”全国平均值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发现,在上海之外,浙江成为长三角唯一一个全员跑赢5.5%全国增速的省份。不仅如此,浙江共有7座城市增速破7%,这一数据也排名长三角第一。江苏与安徽分别有6城、3城增速破7%。 其中,温州上半年GDP为4025.9亿元,增速7.5%;绍兴上半年GDP达到了3622亿元,增长7.9%;嘉兴GDP3280.52亿元,增速7.1%;金华GDP为2733.03亿元,增速也突破了7%。 针对这背后的原因,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浙江大学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叶建亮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称,一方面,浙江省年初提出了“数字经济”一号创新工程,“地瓜经济”一号开放工程和“一流营商环境”一号改革工程。紧抓创新、开放和改革三个发展的关键词,出台了一系列针对性强的政策举措和项目。对稳定预期、提振信心、引导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支撑作用。 另一方面,一直以来,浙江省比较注重投资、出口和消费“三驾马车”结构上平衡性,不过分依赖其中单一动力。“这就使得浙江整体上应对外部冲击具有更强的韧性。特别是在出口受到冲击的情况下,仍然能通过消费和投资增长来加以对冲。”叶建亮说道。 事实上,从数据中也不难发现,在外需明显疲软,我国外贸形势遇到诸多挑战的背景下,浙江省相对平衡的产业结构的确提供了更多的“内生动能”。 在投资方面,2023年上半年,浙江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9.0%,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17.6%,基础设施投资增长8.0%。 而在新兴产业方面,2023年上半年,浙江新设民营企业25.6万户,主要同比增长12.2%。浙江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4%,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2.5%。 以工业大市宁波为例,上半年宁波规上工业增加值达2528.7亿元,同比增长3.2%。其中,重点行业支撑有力,特别是化学原料、汽车制造、电气机械等重点行业贡献突出,分别增长14.4%、12.9%、10.4%。 下半年稳住重点产业 从GDP增速看,长三角经济总量排名前五强的城市中,上海、杭州、南京以及宁波GDP增速均超过5.5%,但苏州同比仅增长4.7%,相对面临较大压力。 对此,受访专家认为,一方面,苏州作为全国经济领先的城市,由于其基数大,GDP增速不及全国平均水平仍属正常。另一方面,苏州产业结构过往高度依赖进出口贸易,而在国际经济环境日趋复杂的情况下,其经济增长也面临着较大挑战。 “苏州经济规模大,电子、机械工业占比高,产业对外依存度高,受中西地缘经济关系变化影响大。”曾刚分析称。但与此同时,他表示,苏州产业结构、出口结构优化步伐大,生物医药、纳米材料发展迅速,成效有目共睹。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上半年增速最快的城市是经济规模相对较小的连云港。其凭借12.9%的增速,位居长三角第一。 上半年连云港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934.7亿元,增长21.3%,规模以上工业实现营业收入2451亿元,同比增长24.6%。制造业实现营业收入2189亿元,同比增长24.7%。 但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上半年经济发展较全国整体表现突出,下半年长三角区域仍面临诸多挑战。 7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当前经济运行仍然面临“国内需求不足,一些企业经营困难,重点领域风险隐患较多,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等挑战。 作为国内经济“优等生”,长三角在下半年也将承担着更多稳增长的重担。 对此,叶建亮表示,长三角首先要继续围绕重点产业,加大产业链补链、强链、固链。“要通过重点产业和项目,打造和提升世界级产业集群的国际竞争力,降低外部冲击的风险,为稳定国内大循环提供更加坚实的基础。” 其次,长三角要继续大力推动民营经济发展,巩固和发挥体制机制优势。要加快落实民营经济31条政策和中央各部委相关政策举措,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此外,面对着充满复杂的国际外部环境,叶建亮认为,长三角需要继续加大外向型经济发展,但与此同时可以调整优化外贸出口结构,分散市场风险。加大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建设,持续提升国际产业吸引力。 曾刚则建议,2022年长三角新能源汽车产量占全国40%,占全球25%,形成了全球最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之一。接下来长三角地区应当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排头兵”,在人工智能、生物医药和汽车产业等领域发展继续占据全国领先地位。 原文摘自:21财经APP2023年8月19日
08
2023-08
中心观点 | 黄先海教授等:《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时代化中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学习贯彻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精神笔谈》
近日,浙江大学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黄先海教授、陈冬华教授、陈彦斌教授等合作《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时代化中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学习贯彻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精神笔谈》在《经济研究》2023年第7期发表,以下为本期详细目录。
08
2023-08
中心观点 | 黄先海教授等:《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时代化中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学习贯彻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精神笔谈》
近日,浙江大学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黄先海教授、陈冬华教授、陈彦斌教授等合作《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时代化中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学习贯彻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精神笔谈》在《经济研究》2023年第7期发表,以下为本期详细目录。
07
2023-07
中心主任黄先海教授受邀参加李强总理主持召开的座谈会并发言
编者按:2023年7月6日,浙江大学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黄先海教授受邀在中南海参加李强总理主持召开的经济形势专家座谈会,并作主题发言。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强7月6日下午主持召开经济形势专家座谈会,听取专家学者对当前经济形势和做好经济工作的意见建议。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出席。座谈会上,刘尚希、罗志恒、田轩、黄先海、袁海霞、秦海林、陆铭、赵伟等专家学者先后发言。大家认为,今年以来,在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下,我国经济运行持续回升向好,展现出巨大的发展韧性。尽管当前面临不少困难挑战,但更有许多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的累积,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前景应当充满信心。大家还就解决好经济运行中的问题提出了意见建议。 在认真听取专家学者们发言后,李强指出,今年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经济呈现回升向好态势,一季度实现良好开局,二季度延续恢复态势。同时也要看到,世界政治经济形势错综复杂,对我国发展带来诸多影响。对当前经济形势,要全面、辩证、长远地分析研判,既看一般性也看特殊性,既看增速也看结构和动能,既看国内也看世界,既看当下态势也看长远趋势。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只要保持战略定力、增强发展信心,完全有条件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李强指出,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恢复和产业升级的关键期,结构性问题、周期性矛盾交织叠加。要实现经济运行持续整体好转、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必须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努力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要注重打好政策的“组合拳”,围绕稳增长、稳就业、防风险等,及时出台、抓紧实施一批针对性、组合性、协同性强的政策措施。要注重把握转型的“窗口期”,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聚焦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区域协调发展等,在转方式、调结构、增动能上下更大功夫。要通过增强工作的互动性来增强决策的科学性,建立健全政府与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等各类企业的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深入了解新情况新问题,及时改进政策举措,进一步提振信心、稳定预期。 李强希望广大专家学者立足国情实际,发挥专业优势,在研究工作中把握客观规律,把握发展大势,多提建设性的意见建议,为推动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吴政隆参加座谈会。 原文摘自: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2023年7月6日
20
2023-04
叶建亮:消博会——如何提振消费信心?
第三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于2023年4月11日至4月15日在海南海口举办。本届消博会汇聚了来自国内外的3000多个优质消费品牌,许多细分行业的国际头部品牌将首次参展,300多个品牌的1000余款产品将进行首发首秀。浙江也组织了19家优质企业参展。4月19日晚浙江大学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叶建亮教授接受浙江卫视《今日评说》栏目专访,对本届消博会在提振消费信心和提升高水平开放上的意义进行了点评。叶建亮认为,消费既是稳定经济的“压舱石”,也是提振预期的“风向标”。通过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消费品博览会的举办,不仅对提振国内消费信心,扩大内需意义重大,而且也向全球展示了中国坚定推进高水平开放的决心和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成就,为全球经济恢复注入活力和信心,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这次国际消博会,也是海南全面启动全岛封关前的最后一届消博会,对于海南自贸港和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是一次全方的相关改革成效的场景检验,对加快和完善自贸港区建设和体制机制创新,具有指向性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的稳步增长,中等收入群体规模持续扩大,我国消费品进口一直保持一个较快的增长速度。中国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不断显现,对全球企业有巨大的吸引力。尤其是对引领消费品发展潮流和创新方向的商家,也越来越看重中国巨大的消费潜力,纷纷将首发首秀新品和精品投放到中国市场。这些精品展示的背后,体现了消博会在消费市场上的全球引领性定位,也是我国高水平开放的重要体现。另一方面,消博会通过将全球优质消费品资源和商家汇集起来,不仅有利于优化国内市场供给结构,促进国内消费升级,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畅通国内大循环;也有利于推动全球消费资源和要素顺畅流动、高效共享,实现内需和外需、进口和出口协调发展,加快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浙江是制造业大省,但是浙江制造曾经以廉价低质的小商品闻名。此次浙江组织参展的19家优质企业中,科技型企业占三分之二以上,体现了年来,浙江省坚定不移地沿着“八八战略”的指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所取得的成就,展示了我省数字制造、科技制造、品牌制造、绿色制造的突出亮点。同时,消博会是一个见世面、看风向标的舞台。在消博会上,这些头部品牌都是有备而来,产品“剧透”了他们对于中国消费市场的理解以及高品质、个性化、重服务的消费升级趋势,这些为企业下一步产品设计制造提供了很好的参考。同时,我们跟优等生同台竞技,可以学到消费品领域的前沿的、创新的、高端的业态,企业也可以看到产业发展的方向,来提升品质、促进创新。另外,通过消博会把更多的优质消费品引入浙江,能更好的满足消费者多元的、高品质的消费需求,进一步促进品质消费的普及普惠,为扩大消费需求注入新动力。
20
2023-04
叶建亮:消博会——如何提振消费信心?
第三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于2023年4月11日至4月15日在海南海口举办。本届消博会汇聚了来自国内外的3000多个优质消费品牌,许多细分行业的国际头部品牌将首次参展,300多个品牌的1000余款产品将进行首发首秀。浙江也组织了19家优质企业参展。4月19日晚浙江大学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叶建亮教授接受浙江卫视《今日评说》栏目专访,对本届消博会在提振消费信心和提升高水平开放上的意义进行了点评。叶建亮认为,消费既是稳定经济的“压舱石”,也是提振预期的“风向标”。通过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消费品博览会的举办,不仅对提振国内消费信心,扩大内需意义重大,而且也向全球展示了中国坚定推进高水平开放的决心和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成就,为全球经济恢复注入活力和信心,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这次国际消博会,也是海南全面启动全岛封关前的最后一届消博会,对于海南自贸港和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是一次全方的相关改革成效的场景检验,对加快和完善自贸港区建设和体制机制创新,具有指向性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的稳步增长,中等收入群体规模持续扩大,我国消费品进口一直保持一个较快的增长速度。中国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不断显现,对全球企业有巨大的吸引力。尤其是对引领消费品发展潮流和创新方向的商家,也越来越看重中国巨大的消费潜力,纷纷将首发首秀新品和精品投放到中国市场。这些精品展示的背后,体现了消博会在消费市场上的全球引领性定位,也是我国高水平开放的重要体现。另一方面,消博会通过将全球优质消费品资源和商家汇集起来,不仅有利于优化国内市场供给结构,促进国内消费升级,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畅通国内大循环;也有利于推动全球消费资源和要素顺畅流动、高效共享,实现内需和外需、进口和出口协调发展,加快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浙江是制造业大省,但是浙江制造曾经以廉价低质的小商品闻名。此次浙江组织参展的19家优质企业中,科技型企业占三分之二以上,体现了年来,浙江省坚定不移地沿着“八八战略”的指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所取得的成就,展示了我省数字制造、科技制造、品牌制造、绿色制造的突出亮点。同时,消博会是一个见世面、看风向标的舞台。在消博会上,这些头部品牌都是有备而来,产品“剧透”了他们对于中国消费市场的理解以及高品质、个性化、重服务的消费升级趋势,这些为企业下一步产品设计制造提供了很好的参考。同时,我们跟优等生同台竞技,可以学到消费品领域的前沿的、创新的、高端的业态,企业也可以看到产业发展的方向,来提升品质、促进创新。另外,通过消博会把更多的优质消费品引入浙江,能更好的满足消费者多元的、高品质的消费需求,进一步促进品质消费的普及普惠,为扩大消费需求注入新动力。
18
2023-04
中心观点 | 叶建亮教授:长三角一体化如何跑出融合加速度?
4月12日至13日,浙江省党政代表团先后赴江苏、上海学习考察,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讲话精神,共谋推进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大计,书写交流合作新篇章。4月13日晚,中心常务副主任叶建亮教授做客浙江卫视《今日评说》栏目,对如何加快推动长三角一体化进行了点评。 叶建亮认为,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一直有串门走亲的传统。今年又是长三角区域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5周年。当前,我们面临在一个更加复杂严峻的环境中谋求和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艰巨任务。作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引领区,全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长三角在现代化建设大局中地位举足轻重,也是有基础、有条件、有能力承载特殊战略使命的希望之地。今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也再次“点名”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面对新课题,长三角如何挑起大梁、创新打法?三省一市需要更大力度的协同谋划,加快创新,率先攻坚突围。特别是一体化进程中的产业同构、功能交叉,关键公共资源的一体化配置瘀点堵点难破等问题,都需要通过加大改革力度和体制机制创新加以解决。特别是是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跨区域协调机制。加强顶层设计,赋予长三角更多的跨区域协调方面的制度创新空间和改革激励。对浙江省而言,要在“八八”战略指引下,进一步发挥民营经济、数字经济、产业集群、生态经济和海洋经济优势,积极参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合作与交流。更好地放大一体化的乘数效应。 视频原文件地址:http://wap.cztv.com/tv/40/1957086.html
18
2023-04
中心观点 | 叶建亮教授:长三角一体化如何跑出融合加速度?
4月12日至13日,浙江省党政代表团先后赴江苏、上海学习考察,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讲话精神,共谋推进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大计,书写交流合作新篇章。4月13日晚,中心常务副主任叶建亮教授做客浙江卫视《今日评说》栏目,对如何加快推动长三角一体化进行了点评。 叶建亮认为,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一直有串门走亲的传统。今年又是长三角区域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5周年。当前,我们面临在一个更加复杂严峻的环境中谋求和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艰巨任务。作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引领区,全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长三角在现代化建设大局中地位举足轻重,也是有基础、有条件、有能力承载特殊战略使命的希望之地。今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也再次“点名”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面对新课题,长三角如何挑起大梁、创新打法?三省一市需要更大力度的协同谋划,加快创新,率先攻坚突围。特别是一体化进程中的产业同构、功能交叉,关键公共资源的一体化配置瘀点堵点难破等问题,都需要通过加大改革力度和体制机制创新加以解决。特别是是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跨区域协调机制。加强顶层设计,赋予长三角更多的跨区域协调方面的制度创新空间和改革激励。对浙江省而言,要在“八八”战略指引下,进一步发挥民营经济、数字经济、产业集群、生态经济和海洋经济优势,积极参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合作与交流。更好地放大一体化的乘数效应。 视频原文件地址:http://wap.cztv.com/tv/40/1957086.html
01
2023-03
黄先海教授:高质量发展是浙江的“主角光环”
编者按:2023年极不平凡,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是“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奋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浙江如何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如何以“两个先行”打造“重要窗口”?浙江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携手潮新闻,推出《中国式现代化 浙江先行——二十大精神社科专家谈》栏目,浙江大学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黄先海教授应邀参加,并做‘高质量发展是浙江的“主角光环”’主题分享。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并进一步明确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二十大报告所提的高质量发展,是我国基于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经济发展规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规律深刻认识与把握基础上,取得的重大发展理论创新成果。高质量发展理论系统型构了一种新的发展范式与发展形态,推动经济发展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目的变革。 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浙江经验,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其一,推进更高水平的改革开放,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推进以“统一、中性、透明、流动”为导向的市场基础规则变革升级,推进以标准、规则、规治等制度型开放。其二,推进更高水平的资源配置,推动经济发展效率变革。着力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深化土地、劳动力、资本、数据等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其三,推进更高水平的科技创新,推动经济发展动力变革。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其四,推进更高水平的共同富裕,推动经济发展目的变革。普惠提升人力资本分布、结构,促进发展机会、能力、条件均衡。加快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安全规范、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原文摘自:潮新闻客户端2023年2月28日
01
2022-12
黄先海: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编者荐语: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心诸多教授、学者在官方媒体陆续发表相关理论阐释文章。今天学习:浙江大学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黄先海教授发表在《浙江日报》的理论文章《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同时,总书记还进一步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发展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发展思想是发展实践的先导。不同发展理论,对工业革命以来的世界各国发展,特别是二战以后广大发展中经济体波澜壮阔的发展行为与政策产生了重大影响。二十大报告所提的高质量发展,是我国基于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经济发展规律深刻认识与全面把握基础上取得的重大发展理论创新成果。与西方新古典主义范式、结构主义发展范式相比,高质量发展理论统筹量的扩张与质的提升,兼顾配置效率与福利共享,整合经济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要求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实际上系统型构了一种新的发展范式与发展形态,以推动经济发展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面向新时代新征程,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推进更高水平的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形成高标准市场制度体系。推动以统一、中性、透明、流动等为导向的市场基础规则变革升级,牵引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取得重要突破。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优化营商环境。推进以标准、规则、规治等制度型开放,对标国际承诺与国际规则,进一步优化负面清单体系,完善负面清单调整、执行、评估等配套制度,推进负面清单与国内市场延伸对接。 二是推进更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形成现代化经济体系。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促进人才区域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着力形成人才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发挥科技型骨干企业引领支撑作用,营造有利于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成长的良好环境,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三是推进更高水平的共同富裕,形成人的全面发展的促进体系。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优化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完善按要素分配政策制度,形成促进共同富裕的基础性制度体系。强化就业优先政策,使人人都有通过勤奋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加快实现普惠型人力资本提升,促进发展机会、能力、条件均衡,推动在高质量发展中实现共同富裕,在共同富裕中促进高质量发展。
25
2022-08
黄先海、陈航宇:新时代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科学指南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黄先海教授和陈航宇助理研究员在《人民日报》2022年08月25日第11版联合发表了题为《新时代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科学指南》的文章,全文如下: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经济思想,中央宣传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编写了《习近平经济思想学习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全面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经济领域的原创性贡献,系统阐述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保证、根本立场、历史方位、指导原则、路径选择、鲜明主题、制度基础、战略举措、第一动力、主要着力点、重要法宝、重要保障和方法论等一系列重大理论与实践命题,是新时代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科学指南。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 习近平经济思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创造性提出一系列关于我国经济发展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对经济发展规律特别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规律的深刻洞见,为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作出了重要原创性贡献。 创造性提出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的重大理论观点,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经济和政治关系的理论。强调要发挥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善于从讲政治的高度做经济工作,坚持和完善党领导经济工作的体制机制,提高党领导经济工作的科学化、法治化水平和专业化能力,切实把党领导经济工作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创造性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社会主义经济本质的理论。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必须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创造性提出树立和坚持新发展理念,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经济发展原则的理论。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要把新发展理念作为一个整体贯彻到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从根本宗旨、问题导向、忧患意识把握新发展理念,做到崇尚创新、注重协调、倡导绿色、厚植开放、推进共享。 创造性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大论断,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经济发展阶段的理论。强调我国经济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要准确认识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立足新发展阶段推动高质量发展,为科学把握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历史方位提供了根本遵循。 创造性提出推进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思想,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市场经济的理论。强调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着力解决市场体系不完善、政府干预过多、监管不到位问题,积极稳妥从广度和深度上推进市场化改革,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创新监管方式、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创造性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方针,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生产和需要关系的理论。强调我国经济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是有效供给不足带来的结构性失衡问题,要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想办法、定政策,通过优化要素配置和调整生产结构来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实现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跃升。 创造性提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社会再生产的理论。强调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把构建新发展格局同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等有机衔接起来,全面塑造我国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 创造性提出推动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的重要思想,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世界经济的理论。强调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战略高度出发,深入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倡导平等、开放、合作、共享的全球经济治理观,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指引 习近平经济思想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在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和深入分析国内外发展大势的基础上形成新发展理念,科学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的问题,是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指引。 坚持创新发展,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我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取得明显成效,但仍存在原始创新能力不强、创新整体效能不高、科技创新资源整合不够、科技创新力量布局有待优化等问题。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进一步突出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坚持协调发展,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协调既是发展手段又是发展目标,同时还是评价发展的标准和尺度。我国发展不协调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突出表现在区域、城乡、经济和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等关系上。推动协调发展,要坚持发展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发展平衡和不平衡的统一、发展短板和潜力的统一,着力增强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 坚持绿色发展,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也积累了大量生态环境问题,广大人民群众热切期盼加快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确保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坚持开放发展,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当前的关键是提高对外开放的质量和发展的内外联动性。坚持开放发展,必须树立全球视野,全面谋划全方位对外开放大战略,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走向世界,坚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以扩大开放带动创新、推动改革、促进发展。 坚持共享发展,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改革发展搞得成功不成功,最终的判断标准是人民是不是共同享受到了改革发展成果。我国经济发展的“蛋糕”不断做大,但在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上还有不完善的地方。推动共享发展,要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共享的要求,坚持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渐进共享,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全面保障人民在各方面的合法权益。 推动新时代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经济思想为指导,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不断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开创新时代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既要加强国内大循环在双循环中的主导作用,又要重视以国际循环提升国内大循环效率和水平,促进经济循环畅通无阻。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对各类市场主体一视同仁,打造统一的要素和资源市场,进一步规范不当市场竞争和市场干预行为。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提升传统消费,鼓励发展消费新模式新业态。畅通经济循环中的堵点、断点,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促进各种生产要素的组合在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有机衔接,实现经济在高水平上的动态平衡。 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既要发挥市场经济的长处,又要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实现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加快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扩大要素市场化配置范围,健全以公平为核心原则的产权保护制度,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强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逆周期调节作用,为各类主体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依法规范和引导资本健康发展,为资本设置“红绿灯”,全面提升资本治理效能,促进各类资本良性发展、共同发展。 加快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吸引和集聚国际优质资源,支持企业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坚持高质量引进来,健全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健全外商投资国家安全审查等制度,建立健全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实现高水平走出去,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创新对外投资方式,健全促进和保障境外投资的法律、政策和服务体系。全面提升对外开放平台能级,加快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完善自由贸易试验区布局,推进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与自由贸易试验区网络融合发展。 (作者分别为浙江大学副校长、浙江大学区域协调发展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09
2022-08
叶建亮:浙江上半年高新技术产业投资为何逆势增长?
全省上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统计指标陆续发布,其中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6.6%,表现抢眼。高新技术产业投资为何逆势增长?我省上半年科技创新与产业转型升级呈现出怎样的态势?中心常务副主任叶建亮教授8月8日接受浙江卫视《今日评说》栏目专访,对此进行了点评和解读。 叶建亮教授认为,我省高技术产业投资上半年逆势增长的原因,概括起来就是“市场有需求、平台有支撑、政策有导向”。 从市场需求来看,随着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的发展,近年来高新技术产业市场需求不断增强,促进了高新技术企业投资和企业科技创新投入意愿走强。比如今年上半年工业投资、制造业投资和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速三张排行榜上都位列榜首的衢州,做深做透一块电池的文章,凭借着在正极和电解液部分产业链环节中的优势,通过精准招商,不断延链补链强链,聚齐正极、负极、电解液、隔膜四大组成部分形成产业链闭环。在全球能源危机和能源结构转型大背景下,借力新能源汽车终端需求的强劲成长态势,在动力锂电池细分领域实现了弯道超车,集聚了一批领先企业,落地了一批具有行业引领性的项目投资。 除了高新技术产业市场需求拉动之外,近年来,浙江省在高新技术产业平台建设上,“早谋划、高标准、大投入”,建设成效斐然,有力地支撑了高新技术产业项目落地和成长。今年,我省启动建设首批6个省技术创新中心。作为浙江技术创新中心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6大创新中心瞄准前沿技术制高点,为打造三大科创高地提供支撑。这些首批6家省技术创新中心瞄准集成电路、智能汽车、智能操作系统等6大领域,采用新型科研体制,加快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一方面,这些创新中心通过不断地技术迭代,把最新研发成果,输送到生态合作伙伴中,不断把产业链上的企业生产技术水平推向前沿,持续构筑产业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这些创新中心本身也在招聘国内外的高端的人才,这支队伍已经初具规模,并开始陆续产出新的研发成果。这些成果也会不断会催生一些新的产业项目落地。 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下一步,我省将聚焦三大科创高地,在云计算与未来网络、微电子与光电子、新药创制与高端医疗器械、双碳与环保技术等15大战略领域,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行动,着力推进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在这个过程中,将会激发更多的社会投资在相关领域的集聚。 在创新和高技术产业发展政策上,浙江省坚持创新强省战略,立足创新链和产业链融合,从企业创新和产业发展实际需求出发着力,精准施策。最近,省科技厅出台了20条加强科技创新助力经济稳进提质政策措施,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对R&D占营业收入比重3%以上,而且研发投入年增长20%以上的企业,按上年度研发费用的一定比例,给予财政奖励;扩大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受惠面,帮助企业充分享受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从75%提高到100%的政策。下一步,我省将继续深入实施科技企业“双倍增”和科技小巨人企业培育计划,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支持龙头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可以预见,高新技术产业投资的空间将会持续增大,政策效应也会持续放大。
09
2021-11
黄先海 【长三角:打造全国强劲增长极】
近3年来,长三角区域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积极探索形成新发展格局的路径,加快打造改革新高地。长三角地区已经成为我国强劲增长极。2020年,长三角地区GDP总量达24.5万亿元,三省一市平均增速高于全国平均值,生产总值规模占全国GDP总量近四分之一。 新时代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意义是什么?新阶段长三角在引领支撑新格局中的战略地位、战略路径是什么?区域城市内生动力如何激发?记者为此采访了浙江大学副校长、浙江省推进长三角一体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浙江大学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黄先海教授。 高质量一体化 “长三角一体化有力推动三省一市商品、资本、技术、人员的流动,推动更广范围的资源优化配置。”黄先海坦言,长三角区域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极大地推动了要素流动和市场流通。 黄先海认为,3年来,长三角地区已初步显现长板协作的高质量协同竞争力格局。根据长三角RCA产业协同分工网络图来看,上海金融、创新、开放桥头堡功能进一步凸显,江苏实体制造、浙江数字经济、安徽新兴产业的长板竞争力也同步凸显。 3年多来,一体化的成果已经让市场主体与居民用户看得见摸得着。城际铁路联通,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促进了物质要素广泛流通。黄先海从经济学商品流通一价定理和要素价格一致性来进一步展示了一体化的新成效。“今天我们看到同一件物品,杭州和上海同质同量价格所差不多。”黄先海说,3年前价格的非一致性存在范围较广。 作为油品进出口贸易中心的浙江宁波舟山港,每天有来自全球各地的船只进出,移动加油船是为这些巨轮加油的重要方式。在过去,以价廉物美著称的宁波舟山港加油船只能在自身海域内为船舶加油。随着一体化迈向深入,加油船能够在长三角区域跨越边界。 构建赋能型政府 针对当前一体化过程中存在的难点和堵点,黄先海认为,要着力解决产业的一体化。长三角地区的产业结构存在一定程度的同构,怎么能够在更广范围内有序分工是下一阶段探索的重点领域。产业链分工或许是破解当下难题的一种选择,通过市场竞争促进分工分流,再由政府协调引导,推动各地充分发挥各自优势。 如何更好行使协调功能?黄先海说,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领导小组需要进一步统筹指导和综合协调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实施,研究审议重大规划、重大政策、重大项目和年度工作安排,协调解决重大问题,督促落实重大事项,全面做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各项工作。 “市场竞争与政府治理看似是一对矛盾体,但一体化的实践就是寻找两者的均衡点。”黄先海说,长三角一体化中政府要进一步“赋能市场”,通过新办教育开展人力资本赋能,数据共享形成信息技术赋能,引进外资加强物质资本赋能,赋予市场主体更多能动力量,解决市场失灵。 黄先海认为,一体化不是取消行政边界,而是在保持原有行政区划下,打破因行政边界产生的市场壁垒。在三省一市内,通过建设都市圈推进长三角有效区域协调发展,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引领带动周边中小城市发展。 从总体来看,长三角区域是我国收入比例最高的地区之一,壮大中等收入阶层,实现共同富裕,长三角理应建设全国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区。 担纲核心战略枢纽 2020年,长三角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9.8万亿元,占全国比重达30%;进出口总额为11.8万亿元,占全国比重36.9%,人均GDP高于全国平均44.6%,是全国最具潜力、最具活力的开放性消费市场,在“双循环”战略中,处于打造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核心战略枢纽地位。 未来,如何进一步提升长三角地区在引领构建全国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核心战略枢纽功能?黄先海提出应加强以内带外,内需市场带动外需市场;以外促内,成为国内国际两个消费市场重要目的地、国内国际两种产业资源的整合者、国内国际两类信息的数字链接者和国内国际两大流通的集散中转者,担纲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的核心战略枢纽。 为此,长三角首先是要实施“链主”战略,打造“长三角经济大区”或“长三角产业链大区”,在电路、生命健康、数字安防、新一代互联网等领域发展产业链,并使长三角地区成为链主,在全球产业链进行重构,抢占国际话语权,提升核心竞争力。 其次,是要实施大脑战略。在新一轮科技革命背景下,长三角应提前布局,建设成为全世界的数字大脑、控制中心。 再次,是要实施策源地战略。长三角要发展成为科技自主创新的策源地,依托五校联盟、国家综合科学中心、国家实验室、科创基地等平台,大力实施创新策源。 最后,是要实施避风港战略。在全球经济动荡衰退的大背景下中国保持了经济正增长,这恰恰是一个重要战略机遇。长三角地区要率先利用好这一历史时机,打造一个全球投资贸易的避风港,创造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动能。 数字长三角 面向未来,长三角区域将成为我国科技资源最丰富、发展潜力最大的地区之一。黄先海建议要充分利用长三角地区国家级重点平台、国家综合科学中心、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等,促进地区内科学家集体攻关、揭榜挂帅,开展各种形式的交叉合作。 下一阶段,黄先海认为实施数字长三角战略是推动长三角区域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关键引擎。 数字长三角是数字时代下长三角经济社会的一次深刻形态变革,旨在突破关键技术约束,协调新型基建,激发要素流动,赋能经济循环,增强社会生活,加快构建适应数字时代的政府治理体系与数字生态环境,推动长三角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与治理方式率先数字化转型。 黄先海表示,数字创新拓展了长三角区域数字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新空间。数字创新技术具有的跨区域、跨行业、跨市场特征,不仅能为区域内的传统要素流动提供基础设施支撑,还能率先从数据要素出发推动新型资源跨域流动,加快长三角经济社会运行效率、质量、动能变革,走向多维度高质量协同新空间。 (本报记者 陆健 本报通讯员 柯溢能)(陆健 本报通讯员 柯溢能) 【来源: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