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观点|叶建亮:培育下一个现象级消费增长点

2025-03-11 来源:浙江大学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研究中心 访问次数:16

2月10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提振消费是扩大内需、做大做强国内大循环的重中之重。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把“提振消费”摆在2025年政府工作任务的首位。“提振消费”这一议题也成为两会代表委员们关注的热点,围绕这个话题,3月10日《浙江日报》刊出了记者对中心常务副主任叶建亮教授题为《培育下一个现象级消费增长点》的专访。


今年春节期间,电影市场的火爆、出游人数的大幅增加等现象,说明我国消费的整体趋势是回暖向好的。叶建亮表示,一方面,这是因为近几年出台的一系列消费刺激政策随着时间的积累沉淀,其效力正逐步呈现;另一方面,过去一年,一些宏观经济指示性指标如出口、股市等领域均有所起色,让老百姓对经济有了更好的预期。

  眼下,国内多地继续发力,出台了一系列促消费政策,比如消费品以旧换新加力扩围等。但必须看到,目前我国消费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仍然偏低,要达到发达国家70%至80%的水平,除了通过直接的消费刺激政策之外,还需要积极寻找类似于汽车、住房等支撑消费升级的大体量产业,实现消费的增量迈上新台阶。

  从历史进程来看,我国的消费经历了阶段性的变化。最初,我们的消费主要集中在衣食住行等基本需求上,随后逐渐扩展到住房、汽车等大宗消费品,这些变化让消费在国民经济的占比有了阶梯式的提升。叶建亮记得,2000年前后,学界专家还在讨论中国能不能像美国一样,让汽车进入千家万户。经过这20多年的发展,汽车确实在中国普及并带动了大量的消费。下一个这样体量的消费增长点在哪里?这需要深入探索。

  现在大家都十分看好人工智能、无人驾驶、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等领域的发展,这些领域不仅会在技术层面带来深刻变革,在消费层面或许也会带来重大影响。但目前来看,这些产业或多或少还面临法律、制度、技术等方面的制约。

  新兴产业确实会有一些不完善的地方,这是产业发展的必经阶段。叶建亮认为,对此要抱着积极的态度,鼓励企业能够找到市场需求的突破口,做一些创新和探索。比如低空经济方面,对于航线、空域的管控能否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逐步放开。

  叶建亮表示,有些需求是通过供给创造出来的。要积极创造新的消费应用场景,鼓励新兴技术率先在消费端落地。找到如此现象级消费增长点,相信消费市场会再一次有质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