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5日,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宣布,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三周年之际,浙江大学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叶建亮教授做客11月4日浙江卫视“今日评说”栏目,评点科创协同如何引领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
叶建亮认为,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在各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而科技创新成就尤为突出。一方面,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的重点首先是要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又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义。国家要求长三角加快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策源地和世界级创新产业集聚地。科技创新成果的大量涌现、科创一体化平台和环境的塑造和持续优化,是我们朝着一体化的战略目标大步迈进的重要标志。另一方面,科创成就的取得是一个综合环境和基础能力体现,它意味着长三角地区科技创新要素跨区域整合能力的提升、高技术产业协调发展的大幅度推进,以及各种阻碍资源跨区域流动优化配置的体制机制障碍逐步消除。因此,它更为综合的体现了长三角一体化各方面工作所取得的进展。
叶建亮谈到,三年来,长三角在推动科技创新一体化方面,谋篇布局,不断取得新突破。目前,长三角三省一市的知识产权专利申请量约占全国的25.68%。中国创新主体前20强城市中,长三角地区占了1/3强,包括上海、苏州、杭州、南京、宁波、无锡以及合肥七个城市名列其中,远远超过其他地区。2018年以来,长三角地区的协同创新指数提高了22.4%,创新合作、资源共享、成果共用等方面取得长足发展。跨区域专利转移量增长超过一倍,去年三省一市相互间技术合同输出1.4万余项,技术交易金额达到544亿元。与此同时,,三省一市不断协同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共同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启动建设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2020年长三角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长三角协同开展攻关的项目数和金额占比均超过80%。去年底,科技部印发《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发展规划》,做出了推动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的战略部署。《规划》提出了两个发展目标:到2025年,长三角地区形成现代化、国际化的科技创新共同体;到2035年,全面建成全球领先的科技创新共同体。应该说,依托一体化的科创共同体建设,创新发展正全面开花结果,引领一体化发展。
浙江省这几年也是积极打造科创共同体,大力度推动科技创新一体化。特别是立足人才跨区域合作和优化配置,借力长三角一体化,优化人才发展平台和环境,成为创新人才的重要集聚地,强有力的支撑着浙江省科技创新的大踏步前进。与此同时,叶建亮认为,创新引领的一体化,对浙江省而言也存在不少的挑战。比如浙江省在高水平大学和研究机构的培育发展上,一直存在短板。我们在国家重大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上也存在制约。基础原创研究、国家重大创新工程参与、人才培养等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因此,要奋力打造区域性绕国家科学中心,加大重大科学装置、国家创新平台、国家实验室等载体的建设力度,大力提高我省科技创新的基础能力。同时,要积极发挥科创一体化的协同效应,加大体制机制创新,积极探索高等教育和科研体制。另外,继续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体制机制和渠道建设,在长三角范围内,实现无缝对接,精准转化,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